第二章心理学经典理论.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心理学经典理论

数学学习心理学 吴立宝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E-mail:wlb0723@163.com QQ:273664122 第二章 心理学的经典理论 第一节 国外学习理论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第三节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第四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一节 国外学习理论的发展概况 从人类文化发展的早期到19世纪末,是学习理论的产生时期。在这个时期,有两个杰出的代表人物:一个是德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赫尔巴特(J. F. Herbrt )他在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一书中,用新的白板理论研究了学习问题,并把学习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环节。他对学习过程划分的理论后来被美国的赫尔巴特学派发展为准备、提示、比较与抽象、概括、应用等五个步骤。 另一个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出版了名著《记忆》,为学习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学习理论的发展脉络 1 两种倾向的学习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初步发展; 2 行为倾向、认知倾向学习理论的相互吸收 3 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与人本主义的出现 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 1 两种倾向的学习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初步发展; 19世纪晚期,冯特建立了第一个实验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冯特理论的特点: 还原论 内省法 冯特的研究既是现代学习理论的摇篮,有时后来学习心理学的靶子。 首先,以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学派批评冯特的内省法。华生认为唯一可以观察到并且可以用科学方法研究的是个体的外显行为。行为主义一般主张,学习就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这一过程是通过反复尝试实现的。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以桑代克为先导,以华生为激进的代表,经过格思里、赫尔等的发展,之后斯金纳对它作了总结和发展。 对冯特的另一种批判来自于行为主义相对立的一个学派——德国的格式塔学派。形成于1910年,以法兰克福大学的魏特海默为首。集中批评冯特的要素主义,认为看不到人类经验的真实面貌,就好像音乐家如果把每个音符分开就永远听不到主旋律一样。强调经验的整体性。“整体不是其各部分的总和”。如果只研究部分或各要素会使研究引入歧途。譬如你只去研究一部电影的某一张胶片,你永远不会了解整部电影讲得是什么? 格式塔学派仍然研究学习的内部过程,研究人的经验,但是他强调学习在于在头脑中构造和组织一种完形,也就是对事物、情境的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而不是经验要素或次级反应的简单集合;学习的过程不是什么尝试错误的过程,而是顿悟的过程,也就是通过问题情境的观察,理解各个部分的构成和相互关系,并分析出 制约问题解决的各种条件,从而通向目标的途径。 2 行为倾向、认知倾向学习理论的相互吸收 折中倾向的学习理论,两个典型的代表:早期的托尔曼和后来的班杜拉。 托尔曼强调:行为的目的性和整体性;中介变量;潜伏学习。 班杜拉提出行为不是单由环境或个体因素决定的,环境、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因素与行为三者之间是交互决定的关系,提出观察学习理论,强调对行为的自我调节以及认知过程。 3 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与人本主义的出现 认知学习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两种倾向: 信息加工的学习理论 认知结构理论 心理学的另一思潮:人本主义。主张研究整体的人,而每个人都具有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潜能和动力,从追求自我实现和角度来解释学习,强调学习者的自我参与、自我激励、自我评价和自我批判。 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主要是以皮亚杰、维果斯基等的思想为基础发展起来。 建构主义认为,对事物的理解不是简单由实物自己决定的,事物信息要被人理解,这依赖于个体原有的知识经验,不同的人理解常常会因此不同。学习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经验相互作用来形成、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的过程。教学并不是把知识经验从外部装到学生的头脑中,而是要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经验出发,生长起新的经验。 第二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桑代克的联结论 斯金纳的操作学习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 1859年达尔文(C. R. Darwin)出版了著名的《物种起源》一书,填补了人与动物之间的鸿沟。受其影响,当时从心理学角度选择了两种研究策略。一种是赋予动物以人性,认为动物实际是富有智慧的,动物在很多方面都有近似于人类的智慧和情感。尽管这种观点很吸引人,但不令人信服,因而影响不大。另一种策略则是把人兽性化,即认为人类的行为也是受反射、驱力和以往的经验制约的,动物的基本学习方式是试误,人类也是这样。 由此,用动物学习代替人类学习的研究,用动物学习行为说明人类学习活动的理论成为早期学习理论的重要特征。 2.1 巴甫洛夫条件作用理论 巴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