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哮喘的偏方与食疗
哮喘的偏方与食疗 目录 食疗偏方 食材分类篇(十四方) 哮喘分类篇(七方) 季节分类篇(三方) 功效分类篇(二十四方) 哮喘患者食疗原则 哮喘患者注意事项 食疗偏方 食材分类篇 1. 陈醋 来源食疗方原料陈醋100毫升,红糖30克。制法共煮沸,每次服20毫升,每日3--4次。 2. 饴糖 来源食疗方原料饴糖60克,豆腐浆1碗。制法煮化顿服。每日1剂。 3.白芥子 来源外治方原料白芥子、甘遂各21克,元胡、细辛各12克。 制法共研细末,每次取1/3药末,加生姜汁调成稠膏(每次用鲜姜60克,浸泡后捣碎,挤汁),分摊在6块边长为5厘米的方玻璃上或塑料薄膜上(药膏直径为3厘米)再取麝香0.3克(无麝香时可用冰片1克,或丁香粉、肉桂粉共1克)分撒在药膏上,并贴在背部双侧肺俞、心俞、和膈俞穴上,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在三伏天共贴3次(即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从上午11时开时贴药,至下午2-3时为止,如贴后局部有烧灼疼痛时,可提前取下),连贴3年为1疗程。 肺俞穴位置:俯伏位,在背部第三椎下凹窝左右向外各量5厘米(1.5寸)的地方。心俞穴位置:俯伏位,在背部第五椎下凹窝左右向外各量5厘米(1.5寸)的地方。膈俞穴位置:俯伏位,在背部第七椎下凹窝左右向外各量5厘米(1.5寸)的地方。 4. 海螵蛸 来源单验方 原料海螵蛸9克,炙麻黄6克,细辛1.5克。 制法共研细末,分为3包,早、中、晚各服1包。如痰多加贝母6克同研。连服1个月。 用法功效据报道,应用本方治疗小儿哮喘确有效验。 5.胡颓子叶 来源食疗方 原料胡颓子叶适量。制法晒干,文火炒至微黄,研末备用。 用法每次服3--5克,用热米汤送下。早晚各1次,连服15天,必要时可服数周。 核桃对哮喘有较好的疗效,可取核桃仁5克,杏仁5克,蜂蜜30克,将这3种物质混在一起蒸熟加生姜汁20滴,一次服完。每隔两日服上述药方一次,连服5~7次。或取核桃30克,生姜15克,猪肺250克。洗净猪肺加水放入核桃仁、生姜,炖熟。每日3次,在1~2日内服完。这样的食疗方适用于哮喘病日久不愈,反复发作的肾虚患者。 炙白芥子、延胡索各21克,甘遂、细辛各l2克,将上述四药研成细末。以上为l人1年用量。每年夏季三伏天使用,每次用1/3的药面,加生姜汁调成稠膏状(每次用鲜生姜l00克,洗净,浸泡后捣碎,挤生姜汁),分别摊在6块直径约5厘米的清洁油纸上(或塑料布),贴在背部肺俞、心俞、膈俞(即在第3、5、7胸椎旁开1.5寸处)穴,然后再用橡皮膏固定,一般贴4~6小时。如果贴后局部有烧灼感或疼痛,可以提前取下;如贴后局部有发痒、发热、舒适感,可多贴几小时,等干燥后再取下。每隔10天贴l次,即初伏、中伏、末伏各l次,共贴3次。无论是缓解期病人或有症状的病人均可应用。晴天中午前后贴治为佳,阴雨天效果较差。贴药未取下前不宜活动过多,以免药物移动,脱落。一般贴治3年。此法可防治慢性支气管炎。 麻黄、桂枝、细辛、五味子、杏仁、远志、半夏、白芥子、甘遂各10克,共研细末,以姜汁和丸如弹子大,用橡皮膏贴于华盖(在胸骨正中线上,胸骨角处)、膻中、膏肓(双侧)、膈俞(双侧)穴位上,贴敷时间是夏至到大暑,7天贴治1次,贴敷3次,连贴两年以上为1个疗程,可防治支气管哮喘。 细辛、生半夏、甘遂、延胡索、肉桂、橘红各5克,白芥子l0克,研细末混合,另备麝香2克。先用生姜汁把药末调成糊状,再加麝香干药面,贴在胸椎第3、5、7节左右旁开1.5寸处及大椎穴。共贴7次,每次敷贴2小时,每年盛夏初伏、中伏、末伏各贴l次,连贴3年,可以防治支气管哮喘。 罗汉果半个,柿饼2--3个,冰糖少许。将罗汉果洗净,与柿饼一起加清水二碗半煎至一碗半,加冰糖少许调味,去渣。1日分3次饮用。本方清热,去痰火,止咳喘。川贝母、生名膏、橘红茶30克,杏仁20克,前胡15克,生甘草10克,雪梨6个,冬瓜条100克,冰糖150克,白矾适量。先将石膏、杏仁、前胡:甘草共煎取汁的一小碗,待用;将冬瓜条切成黄豆大颗粒,贝母打碎,橘红研成粉,雪梨削皮捣烂调入白矾水,入冬瓜粒、冰糖、贝母、橘红粉,再倒入药汁,共盛一大碗内和匀。置于蒸锅中隔水蒸约50分钟,合成粘稠膏状即成,分次酌量食用。本方清热,止咳,平喘,适用于热性哮喘者。蚯蚓100克,桑白皮150克。将蚯蚓炒成焦黄色,共研成末,每服5克,日服2次,忌食辛辣食物。本方适用于痰黄而粘的哮喘者。薄荷15克,橘皮、紫苏各10克。一起煎汤服,1日2次;本方适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气喘。杏仁、旋复花、款冬花各10克,粳米50克。前三味煎水去渣,人米煮粥,空腹食。干姜30克,淡豆豉15克,饴糖250克,植物油少许。干姜、淡豆豉同放锅内,加水适量,文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