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舆论监督保护法律滞后现象
舆论监督保护法律滞后现象
内容摘要:目前,我国舆论监督保护中存在突出的法律滞后现象,主要表现在舆论监督保护缺少可操作性的法律规范,现行法律保护机制失衡以及因人的因素导致的司法保护不当倾斜等。本文拟通过对当前舆论监督保护中法律滞后现象的探讨,为建立合理有效的舆论监督保障体系提供思路。
当前我国舆论监督陷入法律困境的一个重要现象是舆论监督保护中的法律滞后。这具体表现在:
一、舆论监督保护缺少明确的授权性法律规定
我国舆论监督之所以出现当前发展中的难关,可以在我国现有法律中去寻找原因。我们知道,法律规范包括禁止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体系中,涉及舆论监督、新闻传播的内容上,对新闻传播主体的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规定已经比较完备。禁止损害国家利益的内容,在《刑法》、《保守国家秘密法》、《国家安全法》及《新闻出版必威体育官网网址规定》等法律法规中都有若干条款;禁止损害公民、法人合法权益的内容,有《宪法》、《刑法》的有关规定,《民法通则》的若干条款及《妇女权益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禁止妨害社会公共秩序,危害公众身心健康的内容,有《刑法》及禁止新闻出版物中宣扬暴力、色情、封建迷信内容的有关法规、条例等。我国《出版管理条例》还明确规定:“任何出版物不得含有下列内容:(一)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三)危害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四)煽动民族分裂,侵害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破坏民族团结的;(五)泄露国家秘密的;(六)宣传淫秽、迷信或者渲染暴力,危害社会公德和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七)侮辱或者诽谤他人的;(八)法律、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的。”但是,对于新闻媒介和新闻记者的舆论监督权,法律则无明文规定。对新闻单位和从业人员的采访权、报道权、调查权、评论权、编辑权、发表权、批评权等,也没有明确的法律授权和可操作性的具体法律规范。舆论监督似乎成了媒体在职业惯性和社会责任感驱使下而为的一种自发的活??。当我们的新闻学者为舆论监督寻找法律授权依据的时候,仅能在《宪法》第35条的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和第41条的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中找到很有限的舆论监督合法的根据。尽管人们普遍认为舆论监督已获得现实中包括法律上的认可,但是当记者为履行舆论监督的神圣职责面对百般阻挠抗拒舆论监督的势力时,这种认可能提供的保护就太弱了。近年来,记者进行正当采访时,遭到对方的“无可奉告”、“拒绝采访”已屡见不鲜。新闻媒体的批评性稿件见报难,见报以后更难的情况,在相当多的地方都存在。就连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这样的节目也有三分之一会在播出前遇到这样、那样的“拦截围堵”,其他中小媒体批评性报道的境况就可想而知了。我国新闻法制研究学者张西明不久前对2000年舆论监督状况进行了回顾,他认为:新闻媒体有无法律上的“采访权”,已成为舆论监督过程中的一个焦点。另外,记者采访中遭遇暴力的事件也有愈演愈烈之势。据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统计,在2000年,我国共发生殴打记者事件76起。2000年11月,针对各地连续发生的粗暴干涉记者采访事件,中国记协维护新闻工作者合法权益委员会负责人发表谈话指出,新闻记者正常采访,实行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者的崇高职责,符合党心民心,其正当权益不容侵犯。新闻记者的正当采访是职责所在,其合法权益应当受到社会各界的尊重、支持和保护。中国记协“维权委”对肇事者表示强烈谴责,并呼吁全社会为新闻记者的正当采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我国现行法律对舆论监督的保护确实存在着不少的“真空地带”,舆论监督因缺少专门的法律规定和授权性法律规范的有效保护,而在施行中障碍重重,法律援助显得苍白无力。这从现实的角度对已不适应我国舆论监督深入和社会发展的立法滞后状况提出了问题:新闻媒体和记者进行正当的舆论监督活动,正常采访、报道频频受阻,如何履行自己的职责?究竟新闻工作者有哪些权利?什么情况下才构成滥用权利?舆论监督中被监督者有无应当承担的义务?等等,都是迫切需要我国的舆论监督立法和新闻立法解决的问题。
二、名誉权与舆论监督权发生冲突时,现行法律保护机制失衡
纵观我国近年来的新闻官司,大多属新闻单位或从业人员被诉名誉侵权,并且成讼率有增高趋势。当舆论监督引起新闻侵权纠纷,公民的名誉权与舆论监督权发生冲突时,情况是怎样的呢?我们看到,由于缺少专门保护舆论监督和新闻活动的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司法实践中也没有独立的新闻诉讼。新闻官司通常是新闻单位作为被告,被归入侵犯公民名誉权等民事权利的民事诉讼中,受民事法律调整。我们清楚,民法的调整对象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作为平等主体,一般自然人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网络新闻标题如何“抢眼”.doc
- 网络新闻标题易接受性.doc
- 网络新闻标题特点及大众化倾向.doc
- 网络新闻消息文本与写作.doc
- 网络新闻现状和发展趋势.doc
- 网络新闻编辑核心价值.doc
- 网络新闻深度报道“深”.doc
- 网络新闻评论与构建公共话语空间多视角分析.doc
- 网络新闻评论新发展.doc
- 网络新闻评论存在问题及对策.doc
- 2021-2022学年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真题及答案.pdf
-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四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真题及答案.pdf
- 2022-2023学年云南省曲靖市四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真题及答案.pdf
-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二年级下册月考语文真题及答案.pdf
- 2018年河南焦作解放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pdf
- 2019年江西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及答案-乡镇.pdf
- 2019中国石油报社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pdf
- 光大银行招聘应届毕业生能力素质测试笔试真题及答案.pdf
- 2024年广西百色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pdf
- 2021-2022学年浙江绍兴诸暨市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