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食品卫生基础PPT
第六章 食品污染及其预防;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2、制造食品的过程中使用劣质原料,添加有毒物质的情况屡屡发生。
(1) 加工食品使用劣质原料给食品安全造成极大隐患。如:用病死畜禽加工熟肉制品;用“地沟油”加工油炸食品等。
(2) 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面粉中超限量添加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在腌菜中超标量多倍使用苯甲酸;在饮料中成倍超标使用的化学合成甜味剂等。
(3) 滥用非食品加工用化学添加物在食品加工制造过程中,非法使用和添加超出食品法规允许适用范围的化学物质(其中绝大部分对人体身体有害)。例如:为使馒头、包子增白使用二氧化硫;为使大米、饼干增亮用矿物油;用甲醛浸泡海产品使之增韧、增亮,延长保存期;为改善米粉、腐竹口感使用“吊白块”(一种化工原料,学名甲醛次硫酸氢钠)等。;3、病原微生物控制不当,我国发生的集体食物中毒有很大部分是由微生物引起。在我国,易造成食物中毒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致病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每年都有发生,尤其在气温较高的夏、秋季节更容易发生。;4、生物技术产品的出现、转基因食品的潜在危险,同样带来了安全性问题。如今,转基因食品早已摆上了人们的餐桌,比如人们大量食用的番茄、甜椒,大豆粉、大豆油等大豆制品。尽管目前还没有足够证据证明转基因食品对人类有害,但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目前人们所担忧的是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转基因产品是否对人体无毒、无副作用,转基因产品与非转基因产品是否“实质等同”无显著差异。从国内外对转基因生物的研究来看,转基因食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潜在危险:可能损害人类的免疫系统(标记基因);可能产生过敏综合症;可能对人类有毒性;对环境和生态系统有害;对人类和人体存在未知的危害。;;;;;;;;;;1、食品污染概念:是指食品被外来的、有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所污染。
2、食品污染的原因:
1)生产或生活活动造成环境污染。
2)食物在生产、种植、包装、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受到污染。
3、食品污染的种类按其性质???分为三类:
生物性污染
化学性污染
物理性污染;1)生物性污染:包括微生物、寄生虫和昆虫等的污染,其中以微生物污染为主,危害较大,主要为细菌和细菌毒素、霉菌和霉菌毒素。
2)化学性污染:来源复杂,种类繁多。主要有:①来自生产、生活和环境中的污染物,如农药、有害金属(铅、汞、镉)、多环芳烃化合物、N-亚硝基化合物、二恶英等。②从生产加工、运输、储存和销售工具、容器、包装材料及涂料等溶入食品中的原料材质、单体及助剂等物质。③在食品加工储存中产生的物质,如酒类中有害的醇类、醛类等。④滥用食品添加剂等。
3)物理性污染:主要食品在产、存、储、销、运等过程中污染杂物和食品搀假。放射性物质的开采、冶炼、生产及在生活中的应用与排放等。;一、生物性污染及其预防;1、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
(1)食品本身的组成和性质:
1)食品本身含各种酶类,在适宜温度下使食品发生各种变化。
如新鲜鱼或肉的后熟;粮食、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
2)食品pH值:是制约微生物生长,影响食品腐败变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pH=7,大多数细菌、霉菌最适宜生长;PH在3.3-4.0:只有个别耐酸细菌,如乳酸杆菌可生长。所以酸性食品主要是酵母和霉菌生长。
3)食品中水分:一般含水分多食品,细菌容易繁殖;含水分少的食品,酵母和霉菌容易生长。
4)渗透压:微生物在低渗透压的食品中容易生长繁殖,而高渗透压食品中,常脱水而死亡。 ;(2)环境因素:主要有温度、湿度、阳光和氧等。环境温度不仅可加速食品内的化学反应,而且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阳光和氧均有加速食品组成物质的氧化分解作用,尤其对油脂作用更加明显。
(3)微生物:是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重要原因。微生物包括细菌、霉菌和酵母。
微生物本身含有能分解食品中特定成分的酶:
1)细胞外酶:可将食物中多糖、蛋白质分解为简单的物质;
2)细胞内酶:能将吸收的简单物质进行分解,产生的代谢产物使食品具有不良的气味和味道。;2、食品腐败变质的化学过程与鉴定指标;食品腐败变质的鉴定;(2)化学指标:
1)挥发性碱基总氮:指肉、鱼类样品浸液在弱碱性下能与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的总氮量。主要是氨和胺类(二甲胺和三甲胺)。鱼类达到30mg/100g时,认为是变质标志。
2)二甲胺和三甲胺:主要用于鱼虾等海产品新鲜度判断;初期腐败时,三甲胺可达到4mg-6mg/100g。
3) K值:是指ATP分解的低级产物肌苷(HxR)和次黄嘌呤(Hx)占ATP系列分解产物(ATP+ADP+AMP+IMP+ HxR +Hx)的百分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