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穿刺活检和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
穿刺活检和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
【摘要】 目的 分析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及血液中肿瘤标志物的浓度变化,探讨超声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的意义。方法 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对40例进行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原发灶及腋窝淋巴结进行分析,同时取治疗前后的血液进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分析。结果 40例乳腺癌患者经新辅助化疗后7例原发灶及腋窝淋巴结病理检查未见癌细胞,且血液肿瘤标志物均发生明显下降。结论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原发灶、腋窝淋巴结病理结果及血液肿瘤标志物含量均发生了显著性变化,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和肿瘤标志物的联合应用为新辅助化疗提供了简便安全的疗效评价手段。
新辅助化疗(NCT,NAC)又称术前化疗或初始化疗或诱导化疗,指对非远处转移性的肿瘤在局部治疗前进行的全身性、系统系的细胞毒性药物治疗[1]。以化疗作为乳腺癌的第一步治疗,习惯性称其为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在提高保乳手术成功率、 评价化疗敏感性、消除全身微转移灶等方面有突出的优越性。但如何正确评价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疗效,对指导后续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对40例实行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结果结合血液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了解综合应用上述指标对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可靠性,为临床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11月经超声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且均未接受过任何抗肿瘤治疗的乳腺癌患者40例,新辅助化疗后全部进行手术或穿刺活组织检查。患者全部为女性,年龄29~65岁,平均(48.0±6.5)岁。
1.2 仪器与方法 应用麦迪逊EX8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超声仪(生产厂家:韩国Medison公司)及西门子SQU5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5.0 MHz。
患者分别于新辅助化疗前、化疗后4~6疗程进行穿刺和静脉采血。化疗方案均采用蒽环联合紫衫类药物,具体方案:紫衫醇60 mg/m2静滴d1、8,联合FEC方案(5-氟尿嘧啶500 mg/m2 d1-5+环磷酰胺500 mg/m2d1+表阿霉素75 mg/m2 d1),每3周为1个周期,化疗周期4~6个。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所有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以P3枚患者19例,腋窝无淋巴结患者7例。化疗后超声显示腋窝淋巴结≤3枚患者15例,3枚患者7例,腋窝无淋巴结患者18例,33例治疗前显示腋窝淋巴结异常患者,18例治疗后异常淋巴结消失,与化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在早期即可发生血行播散,在治疗上必须兼顾局部与全身。新辅助化疗既能缩小肿瘤,控制局部病变,降低术前分期,还有可能使潜在的微小转移得以控制, 减少远处转移[2];对因其他原因须延迟手术的病例,术前化疗可控制肿瘤发展。研究表明,新辅助化疗不仅能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 而且新辅助化疗后肿瘤细胞的凋亡指数 高低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患者的生存率关系密切[3]。
新辅助化疗后疗效评价分为临床评价、影像学评价和病理学评价[4]。其中病理学评价是通过观察化疗后肿瘤细胞数量变化、肿瘤细胞变性坏死程度来判断化疗疗效,进而提供可靠的外科治疗手段[5]。
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结超声变化:化疗后超声显示腋窝淋巴结≤3枚患者15例,3枚患者7例,腋窝无淋巴结患者18例,33例治疗前显示腋窝淋巴结异常患者,11例治疗后异常淋巴结消失。
在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连续动态地监测相应的肿瘤标志,可作为疗效观察的客观指标。本研究表明:新辅助化疗前后血清、CEA、CA-125、CA-153、CYFRA211水平变化与临床疗效有一定的相关性。
当前,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监测的指标很多,其中应用比较多的为雌激素受体(ER),P53、CerbB-2、Ki-67蛋白表达等[6],但这些指标在基层医院都无法开展,探索基层医院切实有效的监测指标是非常有必要的。超声穿刺活检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联合应用评价新辅助化疗的疗效,为临床制定后续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参考。
总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乳腺原发灶,腋窝淋巴结病理学改变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联合应用为新辅助化疗提供了简便、安全的疗效评价手段,对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提供一定的指导价值。
参 考 文 献
[1] Chlebowski RT, Anderson G, Manson JE, et al. Estrogen alone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and breast cancer detection by m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生态经济学 第十章 城市生态经济(福建农林大学) 经济学科.pdf VIP
-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教案完整版必威体育精装版.pdf VIP
- 室外雨污水管网专项施工方案.pdf VIP
- 餐饮服务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课件.ppt VIP
- JS防水涂料施工工艺.pdf VIP
- 临床检验危急值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成人.pdf VIP
- 《电梯结构与原理》第2版习题答案.doc VIP
- 学堂在线 数据结构(上)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GB 31094-2014 防爆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docx VIP
- 2025年5月18日河南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业能力测试》试题(含参考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