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光明,角膜劝捐员“冷酷”天使之爱.docVIP

移植光明,角膜劝捐员“冷酷”天使之爱.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移植光明,角膜劝捐员“冷酷”天使之爱

移植光明,角膜劝捐员“冷酷”天使之爱      很多人赞美她是给别人带来光明的天使,但更多的病人家属则对她避之不及,因为她要用自己真诚的言行感化他们,然后从他们刚刚死亡的亲人身上,拿走最珍贵的东西――眼角膜,去为另一群人播撒光明。      暗淡的眼睛让她成为眼角膜劝捐员      今年26岁的陈淑莹是广东梅州人,1996年从广州护士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深圳市眼科医院当了一名普通护士。护士的工作比较有规律,也很轻松,加上医院的工作氛围很好,陈淑莹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很满意。   然而,一次偶然的出行改变了陈淑莹的人生轨迹。2002年8月,深圳“狮子会”医疗队去内蒙古和西藏义诊,陈淑莹作为义工前往同行。医疗队这次的主要任务是给白内障患者做手术,让他们重见光明。   第一次接触这么多白内障患者和他们的家属,陈淑莹这才知道,眼病给患者和他们的家属带来的痛苦是难以想象的。那段时间,他们住在内蒙古的一家眼科医院里,一天早上,陈淑莹去病房里查房,那些白内障患者齐刷刷地在她面前跪下来,“咚咚”地磕着响头,哭着说:“医生,求求你治好我们的眼睛!” 陈淑莹的心被强烈地震撼了,她知道,这些患者把希望全都寄托在他们身上。   那天,医院里来了一对母子。一见到医生,他们就跪下来磕头,儿子哽咽着说:“我妈妈是青光眼,什么也看不见,求你们一定要治好她的眼睛。”当地医院的一个工作人员告诉陈淑莹,这对母子真可怜,儿子因为要一边打工,一边照顾双目失明的母亲,40多岁了还没有成家。为给母亲治病,家里被折腾得一贫如洗,除了两床棉被和两张床外,其他什么都没有。看着这对可怜无助的母子,陈淑莹难过极了。   医疗队立即为老人做检查,发现她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要让她重见光明,只有为她做角膜移植。然而,要做这样一个复杂精细的手术,当地医院不仅医疗条件有限,更重要的是没有库存的眼角膜。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个母亲在黑暗中煎熬。   在内蒙古和西藏的那段时间里,医疗队成功地为不少白内障患者实施了手术,看到他们欢欣鼓舞的样子,陈淑莹感到很自豪。然而,令她难过的是,对于更多的角膜盲患者来说,因为要实施角膜移植手术,他们无能为力。看着患者和家属悲痛欲绝的样子,陈淑莹的心湿湿的。   回到深圳,那些患者们暗淡无光的眼睛时时在陈淑莹脑海里浮现,这时,她才真切地意识到,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能够正常地工作和生活,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一个偶然的机会,陈淑莹从书上得知,我国目前有400万因角膜致盲的患者,其中70%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但由于供体角膜匮乏,我国每年只能实施3000多例手术,数百万患者只得在黑暗中哭泣。陈淑莹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她想,要是那些死亡的人能够把自己的角膜捐献出来,该多好啊!   正在这时,深圳“狮子会”眼库正式向社会公开招聘职业角膜劝捐员,陈淑莹和很多人一起报了名。但当得知劝捐员工作的具体职责和要求后,许多人主动放弃了,最后只剩下6个人,经过考试,只有陈淑莹被录取了。   直到快要上班时,陈淑莹才把这件事告诉了父母和男友,他们都坚决反对。父母劝她:“护士工作既稳定又轻松,对女孩子来说再适合不过了。你干得好好的,为什么改行了呢?”男友也对她说:“你一个女孩子,天天与快要死的人打交道,多晦气!还有,你想过这份工作有多大难度吗?”   亲人的劝说,以及对劝捐员工作的担忧,使陈淑莹的决心一度发生了动摇,她觉得,自己还是在医院里做个普通护士简单多了。   那天,陈淑莹去一个朋友家玩,正巧碰上了朋友的妹妹和她的孩子在伤心痛哭,朋友在一旁安慰她们。原来,这个孩子双目失明,她们早就与医院联系了准备做角膜移植手术,但由于迟迟找不到角膜,手术一拖再拖。眼看孩子就要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了,母子俩悲痛欲绝。孩子撕心裂肺地哭喊道:“要是我能见到光明,该多好啊!”   看着这揪心的一幕,陈淑莹内心波涛翻滚。那一刻,她突然坚定了自己的决心:去做眼角膜劝捐员。   2003年5月8日,陈淑莹正式加盟深圳“狮子会”眼库,成为我国第一位眼角膜职业劝捐员。      泪水洒满劝捐之旅      劝捐是一门特殊的职业,没有固定的时间、地点和对象。陈淑莹要不停地打听哪家医院有濒临死去的人,根据规定,一旦瞄准了目标,她就要对这些人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核实,比如年龄、病因、是否有艾滋病、乙肝等血液传染病。   对陈淑莹来说,她知道这份工作具有挑战性,但实际工作中的阻挠,远比她想象的要困难得多。第一次去找病人做说服工作时,她站在病房门口,心怦怦乱跳,额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徘徊了好久,她才敲门走了进去。站在病床边,面对患者和家属诧异的目光,她不知道该怎样开口。   当陈淑莹红着脸,断断续续讲述了中国目前有数以万计的角膜盲患者,因为缺乏角膜而不能做移植手术,不得不生活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