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和热战教学课件.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战后确立的世界新秩序是什么? 想想,这一体系能永久维护世界和平吗?后来发生了什么事? 这一体系包含了各种矛盾冲突的源泉,极不稳固。二战的爆发使这一体系彻底瓦解。 冷战的双方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冷战的“序幕” 丘吉尔发表 “铁幕”演说 “铁幕”意味着双方即将(还没有)进入——西方对东方进行的政治颠覆、渗透、经济遏制,与东方的反颠覆、反渗透、反遏制之间的对抗等等 杜鲁门主义 美国是世界头号强国,能够在世界各地“承担义务”,运用自己强大的实力援助“自由”国家,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以确保美国的安全和繁荣。 “冷战”开始的标志 杜鲁门主义出台 杜鲁门主义的实质 遏制苏联 称霸世界 二战后的西欧 战后西欧国家到处是残砖断瓦,需要在废墟上重建,经济的恢复困难重重。 在战争结束六年后,大半个欧洲依然难以从数百万人的死伤中平复。持续的轰炸使绝大多数大城市遭到了严重破坏,特别是它们的工业生产。欧洲大陆上的许多著名城市,例如华沙和柏林,已成为一片废墟。而其它城市,如伦敦与鹿特丹,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这些地区与经济生产相关的建筑大多化为一片瓦砾,数百万人无家可归。所受破坏最为严重的是交通运输设施,战争中铁路、桥梁以及道路都成为了对方空袭的目标,而进行运输的商船也常常被击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耗费大量财力,而此时大多数陷入战争的国家的国库已被消耗殆尽了。 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阻断了西欧从东欧的粮食进口线,加剧了战后西欧粮食短缺的局面。食品短缺成为了最为紧迫的问题。在战前,西欧的粮食供应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东欧出口的余粮,但这一贸易路径此时已被铁幕几乎完全阻断了。情况在德国尤其严重,那里1946-47年的人均热量摄入仅为每天1,800千卡,这个数值完全不能支持人体的长期健康。威廉·克莱顿在给华盛顿的报告中说,“数百万人正在慢慢饿死。”(millions of people are slowly starving.)而对于经济全局来说,最为致命的是煤的短缺,1946-1947年酷寒的冬天更使之雪上加霜。期间德国有许多家庭没有供暖,数百人被冻死。英国的情况虽然没有那么严重,但是为了满足国内的民用煤炭需求,工业生产不得不被停止。因此从人道主义出发的考虑也是提出这一计划的重要动机之一。 援助西欧的计划 推行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的真实目的 通过援助西欧, 控制西欧, 对抗苏联 两极格局形成标志(雅尔塔体系)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美苏争霸 马歇尔计划形势图 12.04 2.05 4.05 5.94 意 14.48 5.00 4.38 5.10 德 22.96 5.20 6.91 10.85 法 32.97 总额(亿美元) 10.60 1950年/51亿美元 9.21 1949年/50亿美元 13.16 1948年/49亿美元 英 以及其他国家。。。。。。。。。。 马歇尔计划具体援助金额 建立北约 时间: 地点: 国家: 标志: 1949年 美国华盛顿 以美国为首的12个西方国家 《北大西洋公约》 的签订 军事方面 “冷战”的表现 政治上: 出台杜鲁门主义(1947年) ——标志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经济上: 推行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 军事上: 建立北约(1949年) 华约的建立 时间: 地点: 国家: 标志: 1955年 波兰华沙 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等8国 《华沙条约》的签订 美 VS 苏 (资本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 北约 华约 “两极”对峙 北约 (1949年,以美国为首) 华约 (1955年,以苏联为首) “两极”对峙形成 (雅尔塔体系) 说明: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两极格局告终 两极格局结束标志(冷战结束) 1991年,苏联解体 1、美苏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得不到安宁。 2、两大军事集团彼此势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争霸表现一 四国分区占领德国 分割 德国 首都 柏林 修筑柏林墙 柏林墙 柏林墙 眺望柏林墙外的亲人 争霸表现二 美苏军备竞赛 古巴导弹危机 美国由于鼓励对古巴入侵遭到失败而陷入为难状态之后,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尼·谢·赫鲁晓夫自以为美国不会阻止在古巴部署苏联的中近程和中远程弹道导弹,并允诺以苏联武器保护古巴。1962年7月,美国得悉苏联开始用船将导弹运往古巴。8月29日,美国在古巴岛上空飞行的U—2型间谍飞机报告说,在古巴发现有新的军事设施和苏联技术人员。10月14日又报告说,有一枚弹道导弹出现在发射场上。 争霸表现三    u-2飞机拍摄到的苏联运送导弹的船只,这些导弹被大胆地成排放在甲板上 1962年10月22日

文档评论(0)

gl5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