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叙事艺术与政治隐喻巧妙结合
叙事艺术与政治隐喻巧妙结合
[摘 要] 在传统叙事电影中,电影主题的确立以及对主题的精准展现,往往少不了围绕主题并为主题服务的故事结构、人物关系设置、深具意涵的隐喻等诸多方面的合理设置,它是决定此类电影成功与否的最内核因素。这些合理设置可以归纳概括为故事本身以及叙事艺术技巧的运用。本文从捷克影片《给我一个爸》的文本出发,通过对影片的叙事艺术和隐喻运用的分析,探讨叙事艺术和隐喻运用对传统叙事电影的影片主题确立以及提升影片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性。
[关键词] ?《给我一个爸》;人物关系;隐喻;主题
1996年上映的东欧经典电影《给我一个爸》(又译名《科利亚》)讲述了东欧剧变下,一个穷困潦倒的捷克大提琴家和一个身陷困境的苏联小男孩之间的温情故事,是一部叙事艺术巧妙、又有深刻政治意涵的文艺佳作。该片曾获得第69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第54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1996年威尼斯电影节荣誉奖、第九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编剧奖等殊荣。该影片的出色之处集中体现在它能把一个看似老套的故事通过各种巧妙设置而展现得足够精彩。
影片用人与人之间冲破意识形态和国仇家恨的真情来消解空洞政治的立场和符号的政治抗争,反过来又用国与国的政治抗争作为背景来反衬人世温情,传达的是普世的善良人性之美以及对国与国间政治平等的美好期望。主题传达的精准和巧妙很大程度是因为剧本的扎实和导演手法的把控得当。这其中包括有张力的情节和人物关系设置、隐喻的巧妙运用等。
有张力的情节和人物关系设置
在文学理论中,“所谓张力,就是指作品的语言叙述有明显的逻辑层次,且层次与层次间有着分明的界限,而且其间存在有鲜明的矛盾。作者往往通过场景矛盾构建张力而使读者陷入焦灼之状态,以此来提高作品的可读性和思索性!往往我们判断一个作品的好坏,能否恰到好处地运用张力来推动故事情节和高潮的交替往往是一个很重要的判断标准!”①同样在电影中,有张力的情节和人物关系设置对提升影片的艺术表现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路卡和科利亚的人物关系设置
《给我一???爸》的故事主要围绕捷克老男人路卡和苏联小男孩科利亚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设置来展开,老鳏夫路卡为了摆脱自己经济的困境,不得不和外逃的苏联女人――科利亚的妈妈假结婚,科利亚的妈妈在获得身份之后,进一步逃往西德,却把儿子科利亚留在捷克,因为种种原因,带有强烈反苏情绪的路卡不得不接纳了科利亚,最终二人都获得了精神上的依托。在本片的人物关系设置中,六岁的小男孩科利亚来自强大的苏联,实际上却被母亲因为某种自私的缘由暂时忽略遗弃了,他是一个有强大国家背景但却独身处在异国的弱小个体;55岁的路卡是科利亚强大祖国苏联控制下的捷克的落魄大提琴演奏家,在国情背景比拼的冷战时代,被苏联控制的捷克人路卡无疑是弱势的,但他虽落魄,却起码有独立生活甚至有照顾老母和小孩的能力。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虽有强国背景但身在敌对异国的幼年科利亚,才属于最弱势的境地,路卡相对来说是更主动和强势的一方。两者相遇,身处和苏联冷战氛围的国度、本身又对苏联十分反感的路卡,能够克服政治抵触接纳照顾入侵国的弱小儿童,在这种互动关系中,受压迫国子民相反却勇敢承担起了救助入侵国子民的责任,“如此一来,路卡和科利亚之间便有可能???立起富有张力的关系”②,更进一步,影片主题也因为有了这种富有张力的反差而被无限放大,超越政治的人与人之间友好和睦的普世情感也被有力地彰显出来,在这里,人物的设置对主题的刻画提供了坚实的架构和在逻辑上的合理性。
路卡对科利亚这种以德报怨的处理方法,很自然又可以联想上升到国与国间解决冲突是否有以德报怨或者其他更好的处理方法的可能性。巧妙的人物关系设置,也折射出影片另一主题――对政治和解、强国和弱国的和睦相处的美好愿景。
(二)科利亚和母亲、路卡和母亲两对母子的关系设置
科利亚这个强大入侵国子民某种程度上是被母亲忽略遗弃的,母亲背叛了作为母亲的责任,而紧接着,科利亚的母亲“叛逃”到西德,她被设置为从强大但却是强权政治的国家“叛逃”的身份,对国家和孩子的双重背叛设置也是对霸权又强权的苏联的讽刺和否定。
片中路卡的母亲,根据路卡的年龄推算,她至少有70岁,在1988年的时候,70岁的年龄很不幸――两次世界大战都有经历过,对战争的厌恶可以说是最强烈的,但是她认可的解决方式却也是激烈的,是以战止战,这从她对路卡当兵的弟弟的更为喜爱和对苏联人的极其排斥和毫不掩饰的言语斥责中可以看出,她代表的是老一辈人的政治态度;而路卡和科利亚母亲中生代一辈,则是缓和躲避的态度,路卡极力对政治躲而远之,科利亚的母亲更是选择了逃离的方式;而科利亚为代表的新一代的态度则是强国弱国各安无事、和睦相处,他寄托了影片想要传达的理想政治态度。这在路卡带科利亚寄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