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导读之八教程教案.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语》导读之八教程教案.ppt

《论语》导读之八 章会垠 季氏第十六·1:庶人议政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上无失政,则下无私议。非箝其口使不敢言也。此章通论天下之势。 讨论:“…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则意味着“天下无道,则庶人必议!”可以认为:议,既是庶人之权利,亦为庶人之义务。 问题:1.“天下”与“道”有着怎样的关系?庶人有无议论政治的权利? 2.当天下无道之时,庶人之议为何是必然且必要的?3.“庶人之议”与中国士文化传统有怎样的关系? 季氏第十六·2:交友之道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友直,则闻其过。友谅,则进于诚。友多闻,则进于明。便,习熟也。便辟,谓习于威仪而不直。善柔,谓工于媚悦而不谅。便佞,谓习于口语,而无闻见之实。三者损益,正相反也。尹氏曰:“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友以成者。而其损益有如是者,可不谨哉?” 讨论:仁学非常重视朋友切磋对于道德精进的作用,故对交友之道多有论述。结合你的经历,谈谈你认为何为益友?何为损友?为什么? 季氏第十六·3:仁学三戒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血气,形之所待以生者,血阴而气阳也。得,贪得也。随时知戒,以理胜之,则不为血气所使也。范氏曰:“圣人同于人者血气也,异于人者志气也。血气有时而衰,志气则无时而衰也。少未定、壮而刚、老而衰者,血气也。戒于色、戒于斗、戒于得者,志气也。君子养其志气,故不为血气所动,是以年弥高而德弥邵也。” 《孟子·梁惠王》:“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寡人好货···寡人好色 。” 讨论:1.孔子在此描述了人的自然本性在不同年龄段的消极表现,对此你是否赞同?2.孔子谓君子道德修养乃是由少至壮至老的持续过程,对此你有何评论? 季氏第十六·4:君子三畏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天命者,天所赋之正理也。知其可畏,则其戒谨恐惧,自有不能已者。侮,戏玩也。不知天命,故不识义理,而无所忌惮如此。尹氏曰:“三畏者,修己之诚当然也。小人不务修身诚己,则何畏之有?” 讨论:1.何谓“天命”、“大人”、“圣人之言”?三者关系如何? 2.君子为何须敬畏此三者? 季氏第十六·7:如何面对善与不善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讨论:1.“善”之外皆不善,其中包含“恶”。孔子对待善与不善的态度十分明晰、坚定,毫不含糊。你认为在“如不及”、“如探汤”之中,除了包含对于善与不善的理性认知之外,是否包含了由此种认知带来的某种情感态度与行为倾向?2.《新约》中保罗曾曰:“立志行善由得我,行出来的却由不得我。”你如何看待“知”与“行”之间的关系? 季氏第十六·8: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亢,音刚。亢以私意窥圣人,疑必阴厚其子 。事理通达,而心气和平,故能言。品节详明,而德性坚定,故能立。当独立之时,所闻不过如此,其无异闻可知。 讨论:1.对“诗”与言、礼与立之间的关系,你有何评论? 2.夫子教其子为何与门人无异? 3.从文学角度分析此则故事。 阳货第十七·1:仁之涌出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行是五者,则心存而理得矣。于天下,言无适而不然,犹所谓虽之夷狄不可弃者。五者之目,盖因子张所不足而言耳。 讨论:恭、宽、信、敏、惠五者,皆仁之条目。试与《圣经》以下经节作比较:1.“但你这属神的人啊,要…竭力追求公义、敬虔、信、爱、忍耐、温柔。”(《提前》六·11)2.“凡事卑微、温柔、恒忍,在爱里彼此担就。”(《弗》四·2)3.“弟兄们,我们劝你们,要劝诫不守规矩的人,抚慰灰心的人,扶持软弱的人,又要对众人恒忍。”(《帖前》五·14)谈谈你对仁学之“仁”与《圣经》神学之“爱”的异同的理解。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