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鄂托克旗苏米图苏木查汗敖包嘎查新牧区建设发展规划
鄂托克旗苏米图苏木苏里格嘎查
新牧区建设发展规划
鄂托克旗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内蒙古城市规划市政设计研究院
二零零六年十一月十日
鄂托克旗苏米图苏木苏里格
嘎查新牧区建设发展规划
第一章 总 论
一、规划背景
鄂托克旗苏米图苏木苏里格嘎查位于旗政府所在地乌兰镇西南部(具体位置见区位图)。
由于地处毛乌素沙漠西北边缘地带,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和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是该嘎查广大农牧户贫困落后、增收缓慢的主要因素。具体体现在农网电供电系统短缺,缺乏可靠的动力,致使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地下水资源未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交通通讯闭塞,市场信息不灵,生产生活产品流通不畅;由于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生态环境脆弱,沙化退化严重,加之“十年九旱”的自然规律,对抗灾能力本来脆弱的苏里格嘎查更是雪上加霜;产业结构单一,畜牧业靠天养畜的被动局面没有得到彻底改善。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目标后,广大农牧户积极性高涨,为了加强苏里格嘎查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大力发展农牧业生产,切实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推进苏米图苏木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将苏米图苏木苏里格嘎查确定为2007年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试点嘎查。并在合理规划、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苏里格嘎查新牧区建设发展规划。
二、规划期限
结合旗政府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本次规划期限为:2006年—2010年
三、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苏里格嘎查村域行政区划范围。
四、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村镇规划标准》
3、《内蒙古自治区村镇建设政策法规文件汇编》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5、《鄂尔多斯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试点嘎查村建设标准》
6、《鄂尔多斯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村级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
7、《鄂托克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8、《鄂托克旗苏米图苏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9、《鄂托克旗苏米图苏木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发展规划》
第二章 现状分析
一、现状分析
㈠自然条件
地理位置:苏里格嘎查位于旗政府所在地乌兰镇西南,地处毛乌素沙漠西北边缘,西与鄂前旗玛拉迪开发区芒盖图嘎查接壤,北与苏米图苏木大尔格图嘎查为界,东与巴音布拉格嘎查,南与斯布扣嘎查相毗邻。地理位置在东经108°15′—108°21′,北纬38°47′—38°59′之间。地貌特征为典型的毛乌素沙地地貌类型,地表呈大小和高低不一,疏密程度不同的新月型沙丘和沙丘链,平均海拔高度为1400—1500米之间。
气候条件:苏里格嘎查属于荒漠化干旱地区,根据多年气象资料表明,该地区总的气候特点是: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大,有效积温高,无霜期短,气候干燥,风大沙多,沙尘暴频繁。年平均降水量270—300毫米,年际变化较大,保证率在50—70﹪,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9月份,湿润度为0.2,年蒸发量2400—2800毫米,年日照时数2900—3100小时,植物及农作物生长季节4—9月份间日照时数1600—170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70%,多年平均气温6—8℃,极端最高气温为36.7℃,极端最低气温-35.7℃,昼夜温差为10—12℃,≥10℃有效积温为2800—3500℃,无霜期130—140天,平均风速3米/秒以上,全年风速≥3米/秒的日数185—213天。
土壤植被类型:以栗钙土和沙石土为主,植被覆盖度低,植被主要以沙蒿、狭叶锦鸡儿、芨芨草、柠条、杨柴、沙打旺等植被为主。
水资源条件:苏里格嘎查无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丰富,埋藏较浅,静水位在5—15米之间,水质较好,矿化度<1g/L,适宜人畜饮用及灌溉使用,为农牧业生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㈡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苏里格嘎查南北长27千米、东西宽23.5千米,总土地面积40万亩(266.7平方公里),其中沙化退化面积10万亩,占总面积的25%,有可利用草场面积26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65%,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以草原畜牧业经济为主的牧业嘎查。嘎查下辖乌兰淖、石灰图、达布苏,布拉格、敖包、芒哈图、昂根、巴音陶劳盖八个牧业小组。全嘎查现有农牧户109户423人,其中有劳动力190人,占总人口的45%,农牧民中50岁以上有60人,占总人口的14%。总人口中男女比例为223:200。其中蒙古族365人,占总人口的86%,汉族58人,占总人口的14%。现有贫困户15户58人,分别占总户数和总人口的14%和14%。2006年嘎查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万元,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是有部分草场出租。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7元,其收入来源主要是种养殖业收入和劳动力转移外出务工收入。
㈢农牧业生产发展状况
苏里格嘎查共有草牧场3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