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常见病虫害危害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docVIP

食用菌常见病虫害危害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用菌常见病虫害危害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

食用菌常见病虫害危害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   摘要介绍了食用菌常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危害特点,总结了其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提高食用菌的质量和产量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食用菌病虫害;发生规律;危害特点;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5.6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3-0161-02      食用菌的病虫害类型多、基数大、发展特别迅速,一旦发生病虫害,特别是病害,往往比较难治,而且会造成很大的损失。食用菌病虫害防治应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因此,病虫害预防是食用菌生产中极其重要的环节[1]。   1病虫害的发生规律   一是种类多。食用菌的主要病害有细菌、真菌和病毒。细菌在高温高湿、低温高湿、菇棚通风不畅的情况下,极易导致病害发生。常见的真菌主要包括霉菌、放线菌和酵母菌等,它们污染菌种、培养料,抑制食用菌菌丝生长,有的真菌还能分泌毒素,引起人和动物中毒。如子实体在分化前感染则影响分化,形成畸形。主要通过空气、覆土、菇蝇、线虫和人为传播。二是培养基为病虫繁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含有麦麸、米糠、豆饼粉、棉籽壳等腐熟潮湿的基质适于霉菌等杂菌的生长,食用菌菌丝生长速度只有根霉生长速度的1/30、木霉的1/20。未经灭菌和熟化的培养基质,曲霉不能侵染,一旦灭菌熟化后,曲霉菌丝能很快繁殖。接种面被杂菌侵染后,菌种失去营养源而无法生长,导致接种失败;腐熟的培养基散发出的特有的气味,能吸引昆虫成虫在料内产卵,并在食源丰富的情况下,在30~40 d后暴发成灾。三是食用菌生长发育适宜的温度也适于病虫的繁殖。绝大多数种类的食用菌发菌时的温度为25~28 ℃,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温度在15~25 ℃,要求空气的相对湿度在85%~90%,培养基内水分在60%~65%,这样的环境也适合病虫生活的条件,病虫繁殖和为害的速度也达到最大值,增加了繁殖代数,消除了冬眠期和越夏期。四是食用菌和霉菌均属于真菌,在生理特性上差异性较小,许多杀菌剂在杀菌的同时也能伤害食用菌菌丝并引起子实体的药害,造成不出菇或畸形菇。五是培养基携带病虫源。稻草、棉籽壳、禽畜粪便本身就携带大量病菌孢子、菌体、螨虫和蚊蝇等虫卵,因此需要培养基做灭菌处理或发酵处理。六是交叉感染。菇蚊、菇蝇身上携带螨虫和病菌,当其在培养基和菇体上取食和产卵时就能传播病毒、螨虫和病菌,发病的子实体又引发细菌和线虫的入侵,进而子实体腐烂发臭,污染出菇房。七是暴发性强。虫体小、繁殖量大、隐蔽性强,螨虫、菇瘿、菇蚊从培养基质、菌丝到菇体都能取食为害。如果致病菌已在培养基内萌发、繁殖,一旦发现要用3次以上的药才能控制病情,有的甚至无药可治,只能及时清理。   2病虫害的危害特点   2.1病害的危害特点   一是褐斑病。属细菌性病害,在高温高湿、低温高湿、菇棚通风不畅的情况下,易导致该病发生;发病初期,在菌盖上出现不规则针头大小的褐色小斑点,后扩大为卵形,逐渐变为深褐色,直到黑褐色,发病严重时引起菇盖变形、开裂;褐斑病多发生在双孢菇、金针菇、平菇上。二是褐腐病。又称水泡病,该病由疣孢霉真菌引起,子实体未分化时被感染,则有一种如硬皮马勃状的不规则组织块,上面覆盖1层白色绒毛状的菌丝,并逐渐变成暗褐色,常从患病组织中渗出暗黑色汁滴;子实体受到轻度感染时,菌柄肿大成泡状畸形;菌盖和菌柄分化后感染,菌柄变成褐色,感染在菌褶上则有白色的菌丝生长物。疣孢霉的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只感染子实体,不感染菌丝体,主要危害双孢菇、草菇、平菇等。三是猝倒病。主要是由镰包霉和菜豆镰霉所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子实体被侵染后,菌柄髓部萎缩变成褐色,菇体矮小不再生长,最后变成僵菇。四是死枯病。属生理性病害,子实体发病后停止生长、变黄,逐渐萎缩、变软、变干,最后枯死或腐烂。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原基形成后培养料过干,而使菇蕾枯萎;或是出菇过密;营养供应不足,使部分小菇死亡;或是菇房温度过高,温度过大,通风情况不好,缺乏氧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多;还有采菇时不慎碰伤了小菇蕾,或出菇过量,从而产生药害。主要危害双孢菇、平菇、风尾菇、灵菇、滑子蘑等。五是畸形菇病。也是生理性病害。食用菌在形成子实体期间,如遇到高温、光线不足、营养缺乏等不良条件,子实体不能正常发育:菌盖小而薄、柄细长、早开伞。平菇和风毛菇多发生在头茬菇之后,而香菇则发生在头茬。   2.2虫害的危害特点   一是菌螨。又称菌虱,虫体很小,肉眼不易见到,多在料面或土粒上集中成团,呈咖啡色。主要为害香菇、黑木耳等。二是跳虫。又名烟灰虫,其尾部灵活,弹跳自如,体具蜡质,不怕水。常分布在菇床表面或潮湿的阴暗处咬食子实体。三是线虫。为无色的小蠕虫,体型极小,长1 mm左右,主要为害双孢菇、香菇、黑木耳、平菇等。四是菇蝇。幼虫又称菌蛆,主要取食子实体造成隧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