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旧址.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柏坡旧址

西柏坡 概况: ? 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境内一个普通的小山村,但它却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太行山东麓的滹沱河畔,成为令中外游客敬仰的圣地。这一切都是缘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这里纵横捭阖,指挥若定,谱写了一曲壮丽辉煌的赞歌,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周恩来曾经指出: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1988年黄镇将军参观西柏坡时题词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朱穆之同志题词中国命运,定于此村。我们大家都知道,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延安就一直是中国革命的政治中心,但后来为什么迁移到西柏坡呢?在我们参观旧址之前,我先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 1947年3月,蒋介石令胡宗南纠集兵力向延安进犯。为了诱敌深入,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党中央毛主席决定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3月26日,党中央在陕北清涧县的枣林沟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史称枣林沟会议。会议决定将中央机构分为前委、后委和工委三部分。会后刘少奇、朱德同志组成中央工委向华北转移。于同年5月来到西柏坡,进行中央委托的日常工作。1947年7月12日至9月13日,中央工委在西柏坡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领导了解放区土地运动。1947年11月12日,解放了华北重镇石家庄,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在战略上为党中央移驻华北奠定了基础。 ? 1948年3月,西北战局基本稳定后党中央毛主席在陕北吴堡县川口东渡黄河向华北转移。5月26日,毛泽东从阜平县城南庄来到西柏坡,西柏坡成了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在这个时期全国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时机已逐渐成熟。自1948年9月12日开始,党中央毛主席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历时4个月19天,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1949年3月5日至13日,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会后第10天,即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毛主席迁往北平建国。 中共中央旧址 ? 各位朋友,现在展现在大家眼前的就是中共中央旧址大院。下面请随我参观,我将一一给您介绍。 中共中央旧址大院概况: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大院就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央工委、中共中央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1947年5月,以刘少奇、朱德、董必武为首的中央工委先期进驻西柏坡村,在村子的东头借用了一部分民房,自己动手又盖了一些,弯弯曲曲围起了一道围墙,自然形成了一个院落,对外称“工大”或“劳大”,化名胡服的刘少奇同志任校长,朱总司令被称为朱校董。这就是当时的中共中央所在地。建筑面积2760平方米,占地16440平方米。主要有: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粥时、董必武的旧居,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址,中央军委作战室旧址,中共中央九月会议会址,中共中央接见国民党和平代表中共中央接见国民党和平代表和苏共代表米高扬的旧址,中央机要室旧址,中央机关小学旧址及防空洞等。在复原过程中,遵循了高度一致、修旧如旧、精益求精的原则,基本保持了原貌,屋内陈设按原状进行了布置,展品主要是当年领袖们的办公和生活用品。新华通讯社旧址,位于刘少奇同志旧居的前边,建筑面积72平方米,它原是中央工委时期朱德总司令的住处。1948年11月朱总司令搬到后沟的窑洞以后,新华社由驻地陈家峪搬到这里。   新华社到达陈家峪后,中央任命胡乔木为新华社总编辑,廖承志仍担任新华社社长。与此同时,总社成立了编委会,胡乔木任编委会主任委员。编委会的主要任务是掌握报道方针,处理编辑业务,领导各总分社,加强对编辑工作的业务领导。编委会下设主管编辑部的第一编委会和主管广播部的第二编委会,胡乔木和廖承志分别负责两编委会的具体工作。   1948年8月,中央为进一步加强对新华社编辑业务工作的集中领导,决定从两个编委会抽调部分编委和有关编辑部门的部分干部组成一支精干的小编辑部,从陈家峪搬到西柏坡胡乔木住的小院办公,这就是人们经常提到的西柏坡中央大院里的新华社总编室。调进总编室的工作人员共有20多位:范长江、陈克寒、石西民、梅益、吴冷西、朱穆之、黄操良、方实、王飞、丁树奇、赵棣生、吴玉森、许诺、刘祖春、田林、王宗一、左荧、曾彦修、温济泽、廖盖隆、余宗彦、沈建图、陈龙等。   当年新华社的文字广播、口语广播、英文广播的主要稿件都是在这里编发的,重要的战报和其他稿件由总编辑修改后送刘少奇或周恩来审阅,有的最后送毛主席审阅和修改。最重要的由毛主席亲自撰写。   西柏坡新华社总编室在党中央、毛主席的直接领导下工作了半年多的时间,直到1949年3月新华社迁往北平。西柏坡时期成为新华社历史上有重大意义的一个时期,为以后新华社迎接全国胜利在政治和组织作了充分的准备。 洞口分别在毛泽东同志旧居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