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病课件13.甘蔗病害知识讲稿.ppt
甘蔗病害 第13组 陈腾达 韩垚炙 刘珈宏 甘蔗中含有丰富的糖分、水分,此外,还含有对人体新陈代谢非常有益的各种维生素、脂肪、蛋白质、有机酸、钙、铁等物质。 甘蔗凤梨病 Sugarcane pineapple disease 我国蔗区普遍发生,常使大量贮藏蔗种或催芽种腐烂,或种植后不萌发或萌发后生长不良,造成大量缺株。在华中各省蔗区,常因此病而降低萌发率,严重的可达50% ~ 90% 一、症状 感病种蔗内部组织转为红色,常释出凤梨香味。这时组织能保持坚韧,后变切口处组织变成黑色,内部组织变红色。组织严重腐烂,最终仅留发束状的纤维和大量煤黑色的粉状物,蔗种的内部形成空腔 。 茎节上的蔗芽亦多坏死不能萌发成苗;或虽能萌发成苗,但生长纤弱,黄绿色,叶细而缺光泽,多终致枯死。 受伤的蔗茎有时也会受侵染 甘蔗凤梨病菌 1.子囊壳 2. 子囊壳喙部先端 3.子囊和子囊孢子 4.小分生孢子梗和小分生孢子 5.小分生孢子 6.大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7.大分生孢子 二、病原菌 病原无性阶段半知菌类根串珠霉属奇异根串珠霉菌 Thielaviopsis paradoxa (de Seynes) Scorch,有性态阶段子囊菌门长喙壳属奇异长喙壳Ceratocystis paradoxa(Dade)Moreau. 菌丝无色至淡褐色,直径3.5~7.0um。分生孢子分大小两型。 小型分生孢子壁薄,无色,单孢,平滑。成长方形或者矩圆型。内生于瓶梗状产孢细胞中。十个左右,排列成串,成熟后自梗末端的孔口依次释放。 大型分生孢子(厚垣孢子)串生于菌丝顶端的孢梗上,单胞,顶着的一个为球形,其余的断裂为椭圆形、圆柱形,初无色透明至棕黄,老熟时黑褐色,周围有刺状突起。 甘蔗鞭黑穗病 Sugarcane?smut 甘蔗鞭黑穗病又名黑穗病、黑粉病,该病最早于1877年在欧洲发现,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大多数植蔗国家和地区的主要甘蔗病害,我国于1932年在广州有此病的记载。目前各蔗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广东报道,个别地点种植的台糖134,发病率达20%~30%,宿根蔗的发病率则高达80%~90%,造成甘蔗产量和含糖量大幅度降低。黑鞭上产生的大量黑粉冬孢子,可随风飞散传播,成为蔗区宿根蔗该病严重的主要原因。 一、症状 病蔗梢头具一条向下内卷的黑色鞭状物。鞭中央为一条由薄壁细胞或维管束组织构成的心柱,外面付着一层黑色的冬孢子,其上包裹一层由寄主表皮组织构成的银白色薄膜。冬孢子成熟后,薄膜破裂,除基部有叶鞘包裹外,只剩下褐色的心柱。 染病种蔗萌芽早,茎细小,叶细长,淡绿,分蘖增多,后分蘖上也长出黑穗。 二、病原 病原菌 担子菌门黑粉菌属甘蔗鞭黑粉菌 (Ustilago scitaminea Sydow)。 形态 冬孢子棕色至黑色,近圆形,单胞,大小 5~6um表面有细刺状或疣状突起。萌发生长短不一的担子,有3~4个细胞,每个细胞可产生1至多个担孢子。 担孢子透明,椭圆形。担孢子萌发长出有分隔并有分支的侵染丝。 1.冬孢子 2.冬孢子萌发 甘蔗梢腐病 梢腐病一词得名于梢头畸形或扭曲。目前几乎遍及所有甘蔗生产国和地区。我国南方蔗区常有发生,1989年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蔗区,梢腐病突然爆发,造成POJ2878品种10%~38%的蔗茎枯死。 一、症状 最初侵入生长点梢头附近的嫩叶部位,出现缺绿黄化,在斑块上杂有红褐色或者褐黑色的小点或波浪形条纹,沿着叶脉扩张,后来条纹呈纺锤形裂开,边缘锯齿状。 发病轻的,蔗茎停止伸长,侧芽大量萌发,呈簇生状。发病重的生长点腐烂,幼嫩的心叶坏死。 被害蔗茎的组织大部分变黑褐色腐烂,没有受害的一边继续生长,致使节间弯曲变形。 二、病原 无性阶段半知菌类镰孢霉属串珠连孢菌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on;有性阶段子囊菌门赤霉属藤仓赤霉属菌Gibberella fujikuroi (Saw.) Wolle. 甘蔗花叶病 花叶病也称嵌纹病,1892年在印度尼西亚爪哇最早发现,当时称为黄条病。目前世界许多产蔗糖国家和地区都有本病分布。1918年和1947年我国台湾省曾两次严重发生此病。20世纪60年代后,四川、福建、广东等省报道此病流行。染病蔗种萌芽率低,病株生长差,汁液少,一般减产10%~40%,而且在汁液中的还原糖增加,降低了蔗糖的结晶率,发病严重的蔗茎减产30%~40%。 症状 也称嵌纹病,主要侵染叶片。通常是叶部产生许多与叶脉平行长短不一的短条纹,长圆形、卵圆形或条形等,浅黄色或浅绿色。 病原 马铃薯Y病毒科马铃薯Y病毒属甘蔗嵌纹病毒(Sugarcane mosaic virus,SCMY)。病毒粒子杆状,13nm×750nm,内含单链RNA。 甘蔗花叶病毒粒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50003-201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doc VIP
- 三年级上册劳动人民版雏菊盆景迎重阳教学设计.docx VIP
- 沪教牛津版英语2024七年级上册全册知识清单(记忆版).pdf
- 2025年电子科技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低空空域风切变灾害预警与飞行安全协同控制体系研究.docx VIP
- 2025至2030中国汽车检测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力士乐样本1-液压泵和马达.pdf VIP
- 儿童,颜色,填涂画.docx VIP
- 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复习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pptx VIP
- 学堂在线 人工智能原理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