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业机械化第十篇 章 谷物联合收获机.ppt
第十章 谷物联合收获机;联合收获机——将收割机和脱粒机通过中间输送装置、传动装置、行走装置、操作控制装置等有机地结合成一体的自走式机械。能同时完成作物的收割、脱粒、分离、清选和秸秆处理等多项作业,从而获得比较清洁的籽粒。 ;联合收获机的总体概念;联合收获机的总体概念;谷物联合收获机的工艺流程;按照动力的供给方式分类;自走式 自带发动机和行走装置,割台配置在机器前方,自行开道,机动性好,生产率高。但机构复杂,造价较高,动力利用率低。; 悬挂式 将联合收获机悬挂在拖拉机上,割台位于拖拉机的前方,脱粒装置位于拖拉机的后方,用位于拖拉机侧面的中间输送装置连接。具有牵引式和自走式的主要优点,动力利用率高,但工作质量稍差。;;;按照作物的喂入方式分类; 半喂入式;按照作物的流动方向分类;Π型联合收获机;T型联合收获机;直流型联合收获机;直流型联合收获机 最大优点:脱净率高;奥地利产直流型 小区联合收获机;按照对地形的适应性分类;坡地型联合收获机; 基本构成:割台、输送装置、脱粒系统(脱粒、分离、清粮装置)、发动机、传动系统、行走装置、操纵控制装置、粮仓等。 ;轴流滚筒型谷物联合收获机;;自动调平清选系统提高了机组对地形地貌的作业能力;;先进的灯光系统延长了机组连续作业时间;国外:驾驶室舒适性和操作方便性提高;具有可视化多功能的驾驶室操作系统;国外: 自动化及智能化水平提高 ;;智能地面仿形行走系统; Case IH 8010 割台和喂入装置可以根据联合收割机的行驶速度进行自动调节,达到最佳喂入效果。成功采用了大量的智能调节和操纵系统,例如辅助转向系统、自动驾驶系统、脱粒滚筒恒速控制系统、作业速度自动控制系统。;脱粒滚筒恒速控制系统;卸粮距离自动可调;激光导航系统确保联合收获机昼夜作业不漏割; JOHN DEERE 700系列,能根据作物属性,自动调整脱粒滚筒的转速、清选风扇的转速和筛子的开度。可以按照最大收获效率或最小收获损失两种模式智能收获,监测系统可以在线检测和保存收获谷物的产量和湿度信息,方便生成产量分布图。同时该联合收割机还可以通过引导系统自由选择手动驾驶、辅助驾驶或者完全自动导航模式,其导航精度为0.33m。 ;;1. 影响联收机性能和工作质量的主要因素;2. 喂入量q及其影响因素 ;设:q——单位时间喂入谷物质量,kg/s; Vm——机组行进速度,m/s; B——割幅,m; A——作物的平均产量,kg/亩; β——割下的作物的谷粒率,0.4; β= 籽粒重 / 谷物重,(注意:有些参考书上用谷草比表示,谷草比—割下的谷物籽粒量与茎秆量的比值) ;机组单位时间的作业面积是: ;3. 机组生产率Q及其影响因素 ; 考虑到机组作业时故障检修、技术保养、卸粮、地头转弯等工艺性停车,实际上机组的时间利用率不是百分之百。联合收获机麦田作业的时间利用率η=0.7~0.8,稻田为η=0.4~0.7,因此,生产率公式可改写为: ;4. 联合收获机的动力配备;玉米机械化收获方法;1. 玉米机械化收获的方法; 分别收获法;(1)用专用玉米联合收获机——在田间一次完成摘穗、剥皮、脱粒、分离、清选、秸秆处理等作业,直接获得清洁籽粒(此时籽粒湿度为25~29%)。; (1)用玉米摘穗剥皮联合作业机,在田间完成摘穗、剥皮和秸秆粉碎等作业,然后将光果穗运回场院晾晒,水分适度后进行脱粒。;2. 玉米收获机械的类型;我国目前开发研制的玉米收割机大致分为:背负式、自走式、玉米割台几种。1.背负式机型 背负式单行玉米收割机配套四轮拖拉机,具有摘穗、集穗、秸秆粉碎还田等功能。特点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配套动力来源广,适应中小地块作业。缺点是生存率低、重复压地。2.自走式机型 自走式机型为多行,具有摘穗、集穗、秸秆粉碎还田等功能,生产效率高。秸秆粉碎还田装置有青贮型和还田型两种。3.玉米割台 又称玉米摘穗台。;自走式玉米收获机; 4行玉米摘穗剥皮联合作业机;第五节 玉米收获机的一般构造;*;*; 玉米摘穗装置的类型 摘穗装置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1. 玉米摘穗装置的类型;2. 摘穗装置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纵卧辊式摘穗装置;纵卧辊式摘穗装置摘辊结构图; (1)机构组成:一对相对回转的摘穗辊、摘辊间隙调整机构、传动装置等。; (2)工作原理:摘穗时,随着机器的前进,摘穗辊前段引导茎秆进入摘辊中段的摘辊间隙,茎秆在两摘辊之间一边轴向移动一边被向下拉,果穗被摘辊阻挡并被摘离。 (3)纵卧式摘辊的特点:在摘穗时茎秆的压缩程度较小,因而功率耗用较小,对茎秆不同状态的适应性较强,工作较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