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与堂本《水浒传》中李逵形象分析-analysis of li kuis image in ronghes the water margin.docxVIP

容与堂本《水浒传》中李逵形象分析-analysis of li kuis image in ronghes the water margin.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容与堂本《水浒传》中李逵形象分析-analysis of li kuis image in ronghes the water margin

1绪论1.1研究对象本文所要研究的对象,是小说《水浒传》中的李逵形象。根据研究对象,我们不免产生疑问:一是小说《水浒传》版本很多,各个版本互不相同,到底以哪个版本为研究基础文本。二是李逵这个人物,从历史史料的记载到元代戏曲家手中塑造的舞台形象,再到小说《水浒传》里的书面人物,一直都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那么,在这篇论文中,我们究竟怎样处理其中的联系呢?下面一一说明。首先是本文研究所依据的小说《水浒传》的版本问题。小说《水浒传》的形成,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几易其手,经过书商修改、文人删减所流传下来的。小说经过岁月的冲刷,所流传下来的版本五花八门,因而形成了学术界争议不休的《水浒传》版本之谜。小说《水浒传》的版本很多,有7种不同回数的版本。而从文字的详略和描写的细腻来看,又分繁本和简本。繁本有七十回本、百回本、百二十回本三种。简本有百零二回本①、百一十回本、百一十五回本、百二十四回本。其中,为人熟知的版本有六个,按照回数列举如下:七十回本。名为《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为明末金圣叹删改百二十回本而成。如加上楔子一回,则实为七十一回。金圣叹砍去了大聚义之后的内容,以卢俊义一梦结束。并在书中附有精彩的点评,是后代研究《水浒传》必要的参考版本。百回本。据史料记载,最早传世的、且较为完整的是万历己丑(1589)②汪道昆①根据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一书中第七编第二章《〈水浒传〉与英雄传奇的演化》对于《水浒传》版本的介绍,万历二十二年(1594)福建建阳余(象斗)氏双峰堂刊《京本增补校正全像忠义水浒志传评林》前30回标明回目、回数,缺第9回回数,后则仅有回目而无回数,实为102回。②根据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一书中第七编第二章《〈水浒传〉与英雄传奇的演化》对于《水浒传》版本的介绍,由于天都外臣序的最后一页署撰者姓氏和年月的一行被截去一半,“己丑”两字已很难辨认,也有可能是“乙”字。参见吴晓铃《漫谈天都外臣序本忠义水浒传》,《光明日报》1983年8月2日。(署名天都外臣)序本《水浒传》,为明嘉靖间郭勋刻本,已佚。现有清朝康熙五年石渠阁补版,有一些篇页也许还是在那以后补刻的。另有万历三十八年(1610)容与堂刊《李卓吾先生水浒传》,简称《水浒传》,有李贽的评点。这个版本在写梁山大聚义后,没有平田虎和王庆的内容。百二十回本。名为《李卓吾评忠义水浒全传》,简称《水浒全传》,袁无涯刊行,习惯上称“袁刊本”。百二十回本较百回本增加了“征田虎”、“征王庆”的故事。评点文字亦署名李贽,与百回本不同,见识浅陋,素以世人疑其为叶昼托名之作。另外,现存较早而完整的简本是《忠义水浒志传评林》,万历二十二年(1594)双峰堂刊,有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6月影印本。在《水浒传》众多版本中,我选定容与堂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①(简称《水浒传》)为论文的研究基础文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一、各个版本的基本情况。金圣叹所著《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为其删除百二十回本而成,且文字又多修改,不能称为一本完整的《水浒传》。汪道昆序本《水浒传》的原本已经亡佚,现存版本为后来补刻而成,因而真伪难辨。袁刊本的《李卓吾评忠义水浒全传》虽内容完整,但书中李贽评点的真伪一直都有争议。而《忠义水浒志传评林》则在内容上过于简单,缺乏文学性,不宜作为研究的基础文本。所以,比较各个版本的情况,百回本的容与堂本还算比较完整、真实,符合作为基础文本的基本条件。二、容与堂本《水浒传》所具有的自身魅力。这个版本比较接近《水浒传》的祖本,虽没有“征田虎,征方腊”的情节,但是比较真实。另外,李贽的评点,精辟深刻,值得重视。比如在总评第九十七回时,评道:“《水浒传》文字不好处,只在说梦、说怪、说阵处;其妙处,都在人情物理上。人亦知之否?”②通过对《水浒传》文字好坏的分析,来衬托其在人情物理上的妙处,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尤其是对李逵这个人物,透着一种喜爱,并对李逵的一言一行进行分析和评点,从各个角度给予其高度的评价。另外,《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这个版本虽内容不足,但是书中,金圣叹所①此版本定为本论文的研究基础,因书名过长,后都以《水浒传》代之。②引自容与堂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第九十七回,1426页。作的序和评点文字,见解独特,世人一直评价很高。特别是在对李逵这个人物的评价上,虽文字不同,但其思想核心有相似之处(下文将具体阐述),即对李逵这个人物有着超越时代的理解,且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所以本文会在后文中引用其书中一些对于李逵的评点,深入地剖析李逵这个人物形象。其次是小说《水浒传》中李逵这个人物。李逵这个人物形象,并不是凭空产生,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作为历史人物,李逵见诸史料的记载少而又少;经过元代戏曲家们的艺术塑造,逐渐成为当时颇受欢迎的舞台形象;直到元末明初之际小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