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与个性——论老庄哲学的艺术转化-emotion and individuality - on the artistic transformation of laozi and zhuangzis philosophy.docxVIP

情感与个性——论老庄哲学的艺术转化-emotion and individuality - on the artistic transformation of laozi and zhuangzis philosophy.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情感与个性——论老庄哲学的艺术转化-emotion and individuality - on the artistic transformation of laozi and zhuangzis philosophy

AbstractSomebasicideasofLao-tzuandChuang-tzu’sphilosophysuchasTao,Chi,Spirit,XinzhaiandZuowanghadacontinuousresonanceinWei,JinandtheSouthernandNorthernDynastics’art.However,thesephilosophicalconceptsweren’tdirectlyartisticones.ThesublationofWei,JinandtheSouthernandNorthernDynastics’arttheoryprimarilycomprisedtwoaspects:oneistoestablishthemainpartofemotionofartviewpointandgiveupLao-tzuandChuang-tzu’sasceticism;theotheristoadvocatefreeandlivelyspiritandrebuildLao-tzuandChuang-tzu’stheoryoffosteringspiritandmaintainingvoidquietness.Thesulationofthesetwoaspectspracticallyresultedintheoriesofaestheticcreationandappreciationwhichwerebasedon“mainpartofemotion(mind)”andcharacterizedTaoisttheory.Tothisextent,alongwiththepathwhichLao-tzuandChuang-tzu’sphilosophytransferredintoarttheorywemayattaindeeplyinsightintoancientChina’sart.KeyWords:philosophyofLao-tzuandChuang-tzu,theoryofart,voidquietness,xinzhai,zuowang,changshen前言中国古代艺术理论往上可直接溯源至先秦儒道两家学说,儒家学说在中国文化中居主体地位,但道家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特别对审美和艺术来说是如此。朱自清先生说:《庄子》“那丰富的神话或寓言,那丰富的比喻或辞藻,给了后世文学广大的影响;特别是那些故事里表现着的对艺术或技艺的欣赏以及从那中间提出的‘神’的意念,影响后来的文学和艺术,创造和批评都极其重大。比起儒家,道家对于我们的文学和艺术的影响的确广大些。那‘神’的意念和通过了《庄子》影响的那‘妙’的意念,比起‘温柔敦厚’的那教条来,应用的地方也许还要多些罢?”1先秦老庄对中国古代艺术的影响之大自然勿庸置疑,但老庄本身与艺术的关系却是扑朔迷离,复杂异常。对后人而言,其最大的困惑就在于:一方面,老庄对中国古代的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这是大家都一致承认的;另一方面,老庄很少直接谈到美和艺术,即使有也大多持否定态度。如郭绍虞先生所说的:“道家对于文学之态度便与儒、墨异趣。他以为‘道可道非常道’,所以要‘行不言之教’了。不用立言,言也不求其美,所以由道家的态度言,视‘文学’为赘疣,为陈迹,为糟粕。”2那么,如何理解老庄与艺术的关系呢?只看到老庄对审美和艺术的表面否定而否认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不足取的。然而,走到另一个极端,把老庄的言论直接等同于审美和艺术也是草率的。著名学者徐复观先生的《中国艺术精神》可以说是这方面研究的拓荒之作。他认为:“当庄子从观念上去描述他之所谓道,而我们也只从观念上去加以把握时,这道便是思辨地形而上的性格。但当庄子把它当作人生的体验而加以陈述,我们应对于这种人生体验而得到了悟时,这便是彻头彻尾的艺术精神。”3徐复观先生实际上为我们指1《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第129页2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卷,百花文艺出版社,第34页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第44页1出一条重要的研究思路,就是从“道”和艺术精神的契合上探讨二者的关系。他不说“艺术”而说“艺术精神”是非常高明的,既抓住了二者关系的实质,又避免了把老庄和艺术作直接的比附。现在在老庄和艺术研究领域中为大部分学者所提倡的“得意忘言”、“寄言出意”4的方法采用地实际上也就是徐复观的研究思路。老庄思想真正与艺术发生紧密联系并产生重大影响的,是在魏晋南北朝。此时的老庄哲学已不仅仅是在内在精神上与艺术相呼应,而且在观念上、概念上也已进入艺术领域,一批原属老庄哲学的概念、范畴如道、神、虚静等被引入到艺术理论中。那么,这种哲学与艺术之间的转化是如何实现的呢?西方解释学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