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含义.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修辞含义

借代:不直说事物的名称,而是用与本事物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来代替本事物。例如:红领巾参加植树活动。“红领巾”代指“少先队员”。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如:   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针一线”代指“群众的一切财产”)   ②不要大锅饭。(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   ③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   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 答:借代是用与人或事物有关的东西来代替人或事物的修辞格。又称“换名”。这样的换名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人的联想,增强语言的象征性,使语言生动活泼,富于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特征代本体。如“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2)部分代整体,如:二孔明…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   3)具体代抽象,如:用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代替抽象概括的事物,如“你该记得从前那些烂袄袄、皮裤裤的年月吧”   4)专称代泛称,如: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上万的诸葛亮。   5)作者代作品,如:李坚弹肖邦,弹李斯特。   6)牌号代本体,如:一气不出吸了多少根“黄狮子”。   7)材料、工具代本体,如:我把这心思去跟一位擅长丹青的同志去商量。   运用借代要注意1)抓住事物的特征2)使读者容易了解。1)明喻:是明显的比喻,它的本体、喻体、喻词都出现,喻词常用“好像、如、宛如、仿佛、好比”等,有时后面还用“一样、一般、似的”等词语呼应。   2)暗喻:从表面看来是判断、叙述或说明暗中包含着比喻关系。暗喻的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与明喻的区别在于它的喻词由“是、成了、变为、当做、变成”等词充当。   3)借喻:用喻体来代替本体,也就是说,本体不出现,喻体在上下文中有所交代,读者或听话人能理解两者的关系。如“其缺点是见树木不见森林,拣了芝麻绿豆却丢了西瓜。”  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意思是相反的。如: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如:?   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为扩大夸张)   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   ③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把前一事物出来与后一事物下火夸张到几乎是同时出现,有人称此种夸张方式为超前夸张)   答:A 对事物加以超越事实的描述,叫做夸张。   B 夸张   1)按意义可以分为三类:   a扩大夸张,故意把事物往大、多、快、高、长、强…处说。如: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b缩小夸张,故意把事物往小、少、慢、短、弱…处说。如:三颗粮食,收不收有什么关系?   c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或同时出现的。如:“你什么时候学会抽烟的?”“在娘肚子里我就会抽两口了。”   2)按形式可以分为直接夸张和间接夸张两类:   a直接夸张:是不借助其他修辞格直接进行的夸张。如:谢惠敏的两撇眉毛险些飞出脑门。   b间接夸张:是通过其他修辞格直接进行的夸张。如:碟子里一块像礼拜堂定风针上铁公鸡施舍下来的肉,鲍小姐用刀割不动。   夸张的主要作用在于使人获得深刻的印象。夸张的妙处在不似真实而写出了真实的感受。 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如:   ①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   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如:    ①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拟物)   ②蜡炬成灰泪始干。(拟人)  1)拟人:把物当做人来写,使物人格化,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这是最常见的比拟形式。如: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天空,去迎接那雷声。   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也就是使人具有物的状态或动作,或者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   a把人写作物的,如“那宽大肥厚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   b把甲物写成乙物的,如“两个人都没有说话,有滋有味地咀嚼着一秒一秒流来的时间”。   比拟的主要作用在使语言生动,并引起读者的联想。 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如:   ①满招损,谦受益。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流水对)   ④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扇面对)  答:对偶也叫对联,包括起句和对句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字数相等,意义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