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乌江神伤
乌江神伤
——项羽,成?败?
项羽(公元前223——前202),名籍,自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年仅24岁的项羽起兵反秦。。
公元前207年,项羽采取斩首行动,“杀庆救赵”,获得军事指挥权,成功发动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27岁的项羽被封分为十八路诸侯的“西楚霸王”,掌握着秦王汉兴之际的国家命运。
公元前205年,项羽以3万精兵杀汉56万大军,获得彭城之战的胜利。
公元前204年,项羽在荥阳会战中二夺二失。
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31岁的项羽兵败乌江,自杀身亡。
对于项羽大起大落的一生,我们是否应该按照“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简单思想做出判断呢?而项羽的一生又是成,还是败呢?
在此之前,有必要对项羽的身世做些介绍。项羽的祖父是战国末期楚国大将——项燕(?~前223)。秦灭楚时,为秦大将王翦所杀。项羽祖父的经历使得他少年壮志盼灭秦,为学只学万人敌。同时,楚将后人的身份也为项羽今后的军事生涯提供了一个较高的起点。
但是,过人的才能和过于顺利的成长环境也使得项羽过分看重自尊和刚愎自用。并为他日后的失败埋下了隐患。对于项羽的失败,王立群先生曾指出过两大重要因素——政治上幼稚与军事上被动。
一 、政治上幼稚
巨鹿之战后,项羽率领除刘邦外的各路诸侯向西进军到函谷关。此时,他才知道刘邦已于两个月前入关。史记记载: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大怒”二字将项羽的政治幼稚显露无疑。因为此时,刘项两家已从盟友转化为了争夺秦末起义胜利大果实的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然而,此时的项羽显然没有认清这一点。甚至于在之后的鸿门宴中都尚未知晓。
相反,刘邦通过项伯透漏给张良的消息早就知道了项羽的鸿门宴计划。并巧妙与项伯这个项羽集团的政治糊涂虫定了儿女亲家关系,使得项伯在鸿门宴上与以舞剑之名企图刺杀刘邦的项庄対舞,并用身体保护刘邦(常以身翼蔽沛公),使庄不得攻。并且最后先行离席而成功避免了鸿门宴之祸。离开之前,刘邦对张良说的话耐人寻味。“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公乃入”指的是张良向项羽告别)。此处刘邦所显示精细、老道又怎是项羽能够比得上的呢?
在随后的封分十八路诸侯上,项羽又犯了诸如“当封错封”、“不封却封”、 “诛杀义帝”之类的错误。可以说,项羽在那条不归路上越走越远了。
二、军事上被动
刘邦在一失成皋后,有名叫辕生的人向他提建议;从关中向南出武关,引项羽南下;汉军坚守不战,让成皋得以喘息。同时,派韩信(?~前196)攻赵,使得楚军多方备战,分散力量。(汉与楚相距数岁,汉常困。愿君王出武关,项王必引兵南走。王深壁,另荥阳、成皋间且得休息。使韩信等得河北赵地,连燕齐,君王乃复走荥阳。如此,则楚所备着多,力分,汉得休息,复以之战,破之必矣。)
一向纳谏从流的刘邦马上开辟了南方、北方战场,开始在军事上对项羽形成包围之势。尤其是北方战场在荥阳之战中更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从北方战场上抽调的兵力,刘邦是难以从两次成皋战败中恢复元气的。同时,也正是韩信、彭越(?~前196)等人在北方战场上的出色表现使得项羽两失成皋。此时在荥阳主战场上,虽然刘邦处于劣势,但是,从整个大局上而言,他越发接近胜利。
就以上而言,项羽似乎远远比不上刘邦。但是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看到项羽在他31年的生命历程中的闪光点。
据史记记载,项羽高8尺余(约在184cm左右)力能扛(gāng,音“缸”)鼎,才气过人。24岁时就在叔父项梁(?~前208)的帮助下,杀郡守殷通,夺会稽郡。
叔父死后,项羽参加了巨鹿之战。当时,赵王歇与张耳被困在巨鹿城。王离率领的长城军与章邯(?~前205)的军队对巨鹿虎视眈眈。在这种情况下,各路诸侯作壁上观,不敢出战。楚军的统帅宋义也持观望态度。但项羽主张迅速进兵,楚攻其外,赵应其内。在意见相左时,项羽玩了他一生中第一次政治手段。杀宋义,并提着宋义的人头说这是楚王密令(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
在取得指挥权之后,项羽派勇将鯨布(?~前195)率两万军队度入黄河,获得小胜;然后,沉了船,砸了釜,烧了庐舍,每人只带3天的粮食,以表示此次出战必死的决心。这就是鼎鼎大名的破釜沉舟。
司马迁的《史记》用了两个“无不”来描写这场战争的激烈 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喘恐。
明人茅坤用两个“最”评价巨鹿之战:
项羽最得意之战,太史公最得意之文。
随后的彭城之战,项羽只带了3万精兵,绕过刘邦重兵把守的彭城东面与北面,插到彭城之西的萧县后,立即突袭彭城。这一战,刘邦败得极惨。项羽军团“杀汉卒十万余人”,“还有十万余人皆入睢,睢水为之不流”刘邦本人若不是因为一场沙尘暴,也难逃被捕之运。
到了荥阳之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