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摘要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 伦理思想 传统文化 中国哲学 伦理思想的进程 重点介绍历史之初的伦理思想(西周和春秋时期) 西周伦理思想的产生与殷周之际的社会变革 一、原始社会道德 1.“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平等互助、“讲信修睦” 2.表现为自发的传统习惯,人们对自身的道德生活并没有自觉的意识。 二、夏商道德思想 1.公元前22至前21世纪,出现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 2.“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3.“商俗尚鬼”,在“神道”的统治下,压抑了对“人道”的自觉,不可能创造出有理论、成体系的伦理思想。 春秋时期伦理思想的新旧更替 春秋时期的伦理观念和伦理思想,新旧杂陈,相互更替,体现了“过渡时期”的特点,较殷周时期的伦理思想有了很大发展,并为诸子学派伦理思想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是诸子伦理思想的前奏。 一、宗法道德规范的演化和发展 1.旧宗法道德仍再当时道德生活领域中占正统地位 2.君臣之间的行为规范位于宗法道德的首位 3.君臣道德观念演变:君臣关系下移:“周德”衰微,诸侯与周王的君臣观念淡漠,诸侯国的君臣关系凸现。 ①“忠”: A.诸侯国经济和政治权力的加强和国君地位的提高,“忠”的内涵改变为忠于诸侯“社稷”(国家)和国君“公室”的要求。 B.要求“卫社稷”。即社稷的利益高于国君的利益,忠于社稷高于忠君。 意义:成为后来屈原等人爱国主义的思想基础;未能成为以后封建社会关于“忠”的正统原则,随着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的确立和强化,在“朕即国家”的思想支配下,忠于社稷被纳入忠君规范,并成了“愚忠”思想的根据。 C.要求君利于民。民的社会地位提高,“国将兴,听于民”。 ②“孝”:孝从属于忠君,服从于忠君。 ③“仁”:是社会关系大变动在伦理思想上的表现,是对子与父、臣与君,以及国与国等关系的伦理总结。 A.体现在父子关系上:“爱亲”,即“孝”。 B.体现在臣对君的关系上:“不怨君”,不弑君,即忠于君。 C.体现在处理国与国的关系上:保护小国;救助邻国之灾等等。 D.其它方面:“参和为仁”;“利国之谓仁”等。 意义:“仁”是春秋时期产生的一种新的思潮,反映了人们对社会伦理关系认识的升华,是道德认识史上的重大发展。孔学“仁学”伦理思想的产生,正是这一发展趋势的历史性总结。 A.包括了各种具体的以宗法道德为主的行为规范,在理论上已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是高于各具体道德规范的一般伦理原则。 B.“仁”是人与人关系的一种伦理原则,它的基本规定就是“爱人”。 C.“仁”作为一个伦理范畴已具有抽象与具体、一般与个别相统一的理论形式。 二、“德”概念的发展和对道德作用的不同认识 发展:不仅包括“政德”,而且把各具体德宗法道德规范和个人品德也概括为“德”。 1.对宗法道德的概括: ①“政德”:统治者本身的道德要求和具有道德形式的统治策略、方法。 ②“德”成为兼含善、恶的最一般的道德规范。 2.与礼的联系: ①“德”是合于礼的行为规范,是礼的道德体现,成为维护礼制的道德屏障。 ②维护礼制的德成为国家得以安治的基本条件,揭示了德与礼的本质关系,从而阐发了宗法道德所固有的政治作用,给以后儒家“德治主义”以直接、深刻的影响。 3.在用人标准上,从“任人唯亲”转变为“任人唯贤”: ①道德成为用人和鉴别人才的标准,提高了道德的地位,反映了人们对道德作用认识的深化。 ②推动人们在理想人格观念上的变化: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充分肯定了道德行为对人生的意义。 4.礼、法之争:在春秋时期初见端倪,即道德与法制、政令的关系。 ①固执礼、德,反对法制。 ②主张礼、法或德、法兼用。(管仲) 三、“义利之辩”的发端 1.产生背景: ①私有经济膨胀:生产力提高——“王土”逐渐变为私有财产;私商和私营手工业形成独立的私有经济力量。 ②贪欲和权势产生“蕴利”之心,形成利欲与道德的尖锐冲突,由此在理论上发端了“义利之辩”,成为造成春秋时期伦理观念新旧更替的直接动力。 2.“义”的涵义:行为适宜于“礼”,或断事适合于礼,即使自己的行为合乎礼制。 3.“义利之辩”: ①“义”反映了奴隶主贵族统治的整体利益,“利”反映了新兴势力和私家大夫的个体利益。 ②形式上是道德与利益之辩,实质上是“公”、“私”利益之争。 ③对立的焦点:对“礼”的态度。 A.维护礼制:限制私有经济的发展,引发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义利观。 B.“事利而已”:反映了新兴势力和私家大夫要求发展私有经济的欲望,引发以法家韩非的义利观。 C.“言义必及利”:在墨子的思想体系中得到发挥。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是中华文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音乐花城版下册教案_图文.doc
- 一年级英语下册unit 9课件1_图文.ppt
- 一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识字(二)7 大小多少(新人教版).ppt
- 一株好氧反消化菌的筛选鉴定及其脱氮特性分析论文论文.doc
- 一种基于xkms的密钥管理模型研究论文论文.doc
- 一年级数学试题 试卷_图文.doc
- 一种洗必泰消毒剂的制备及有效性、安全性的研究论文论文.doc
- 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案例分析方案.docx
- 七、补货作业(一).doc
- 七下语文第二单元(十五中)摘要.doc
- 毛坯房收房标准.pdf
- 比花还美的叶子.pdf
- 残疾儿童帮扶记录表.pdf
- 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实施办法.pdf
- 2024年至2025年安徽省六安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结构化面试高频必考题库一卷含答案.docx
- 2020年至2021年陕西省西安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结构化面试冲刺模拟题库二含答案.docx
- 2022年至2023年山西省太原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结构化面试冲刺模拟题库一含答案.docx
- 2024年至2025年四川省巴中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结构化面试复习训练题库一含答案.docx
- 2024年至2025年吉林省通化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结构化面试必练经典模拟题库二含答案.docx
- 2022年至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结构化面试模拟练习题库一含答案.docx
最近下载
- 4M变更(导入)申请表 A.xls VIP
- 盛和资源(连云港)150万ta锆钛原料项目环评报告书.pdf
- 磁控管性能参数及测试五.ppt
- 弱电监理规划.pdf VIP
- 松江养老社区项目08-02地块项目总结.doc
- 酒店用品设备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x
- Dahua大华HDCVI产品HDCVI硬盘录像机SMB分销系列DH-HCVR7216A-V4 DH-HCVR7216A-V4_硬盘录像机_(HDCVI系列)_使用说明书_V2.3.1.pdf
- 2025年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测试题库必威体育精装版.docx VIP
- 人口老龄化对老年人供养水平的影响.docx VIP
- 《伊索寓言》测试题附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