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玉器.pptx
中国历上著名的玉器 ----般般知玉 1、商俏色玉鳖经 商代玉器珍品。河南安阳殷墟小屯村北地穴式房子内出土。俏色玉鳖计出土两件,一件昂首瞪目向前爬行的玉鳖,是利用一块褐色与肉红色相间的玉料雕成,鳖甲、脚爪和双目呈褐色,圆润的腹部呈肉红色。另一只半龟宿状玉鳖,背甲处理成黑色,头、颈、腹和爪均呈灰白色。根据玉材色彩、形状、质地、纹理和造型特点,因材施艺,制成了很好的俏色玉雕,表现了商代玉工的精良技艺。 2、青玉高足灯 战国玉器珍品。高12.8厘米,盘径lO.2厘米。通身浅黄沁,由三块玉子碾琢粘接而成。其中,灯盘的玉质最优,有绺裂并带有少量石性,栗黄色沁的立柱稍次。灯盘直沿,盘心磨平,中部起凹五瓣花,盘沿外侧碾勾连文,反转起伏,回屈自然。盘底部刻隐起双涡纹,以刚劲的横竖走向阴线连结。立柱的图案分两部,上部以三个起凹的忍冬叶为饰,下部与盘底的涡纹相似,上部简洁明快,下面细密繁缛,形成对照。足面做平凸的五瓣花,每瓣碾双涡阴纹,边碾瓦纹。底上凸边刻勾连涡纹,底碾起五瓣花。 3、西汉玉奔马 古代著名玉器。1966年陕西咸阳周陵公社新庄出土。玉奔马质地温润,致密坚硬,属白玉。雕琢匀净光滑,奇妙玲珑。高7厘米,首尾长8.9厘米。奔马昂首嘶鸣,张口露牙,上唇方,下唇圆,双耳竖立,两眼前视,四肢弯曲,右前蹄蹬空,作飞腾状。躯干上有阴刻翅膀,马背上骑着双臂向前、双手紧挨马颈的玉人,头束巾,身穿短衣,细腰,衣摆为喇叭形。底座雕有互相缠绕的云纹状的长方形托板,长8厘米,宽3厘米,厚0.3厘米。玉马的尾和前肢皆有云状柱与托板相连,既美观又平稳。技艺高超,表现了西汉玉雕工艺的卓越水平。 4、渎山大玉海 渎山大玉海是元世祖忽必烈在至元二年(1265年)下令制作的,由大都皇家玉作完成。其制作意图是为了反映元代国势的强盛。它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特大型玉雕。其雕琢装饰继承和发展了宋金以来的起凸手法,随形施艺;俏色处,也颇具匠心。渎山大玉海是一件里程碑式的作品,它代表了元代玉作工艺的最高水平,也预示了明清时代又一个玉作高峰的到来。《国家人文历史》将渎山大玉海评为镇国玉器之首。 5、“一捧雪”玉杯 明代玉器珍品。河南省新野县文化馆,在七十年代收藏一件古代玉杯,名为“一捧雪”。原收藏者李某,”称其家族为莫怀古后代,从明代珍藏至今,玉杯已传世四百多年。“一捧雪”玉杯为白色,略透淡绿,口径7厘米,深2.5厘米,杯壁厚0.2厘米。杯身琢为梅花形,五瓣,似腊梅盛开。杯底中心部分琢一花蕊,杯身外部攀缠一梅枝,枝身琢有十七朵大小不等的梅花,与杯身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玉质晶莹,花美枝嫩,显然玉杯的作者取“腊梅傲雪”之意。经故宫博物院鉴定,“一捧雪”为明代工艺,玉料出自新疆和阗,是明代玉器的珍品。久沉复现,尤为珍贵。 6、西汉金缕玉衣 1973年出土于河北省定县八角廊村40号汉墓,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此玉柙分为头罩、脸盖、上衣前片和后片、左右袖筒、左右手套、左右裤筒和左右脚套等部分,共用玉片1203片,金丝约2567克,系分片连缀而成。玉柙主人为中山怀王刘修,是著名的河北满城汉墓墓主刘胜的后代,死于公元前55年。此墓曾在盗掘中被火烧过,这件玉衣是受过焚烧后的劫余之物,但色泽却更为缤纷。 7、明“寿字执壶” 明万历年问制作,据说是当时著名琢玉大师陆子刚的遗作。玉质为新疆青玉。玉壶造型大方朴实,前后琢有两个“寿”字和“献仙酒”、“献蟠桃”的浮雕。陆子刚长年在苏州琢玉,这件“寿字执壶”为明代苏州玉琢的代表作。 8、和氏璧 和氏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在它流传的数百年间,被奉为“无价之宝”的“天下所共传之宝”,又称和氏之璧、荆玉、荆虹、荆璧、和璧、和璞。与随侯珠齐名,共为天下两大奇宝。 由于和氏璧已经失传,真正的和氏璧究竟如何模样,今人已经无法得知,只能通过有限的文字记载(包括文学创作)中的描述加以想象。但是,从秦始皇用和氏璧造御玺的故事来看,和氏璧与出土的常规文物相比,至少在外形来看,应有明显的不同。经初步推算,和氏璧的厚度至少为10公分,其并非古人儒家学者佩戴的环形佩玉,甚至,很可能和氏璧仅仅是一个经过简单粗加工的璞玉。同时,由于相传和氏璧被秦始皇制作成了传国御玺,而随着朝代的更迭,该御玺又相传在唐后失传,和氏璧原有样式究竟如何,基本上已经无法得知了。 文章整理般般知玉: 转载请注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