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v向结构的词汇化与介词并入-caslar
CASLAR 2014; 3(2): 261 – 284
罗耀华* 贺黎
“ V+向”结构的词汇化与介词并入
提要 本文着重分析了“ V+向”类结构的词汇化,并从介词并入角度进行了跨语言
的比较。“向”经历了由动转介的语法化过程,介词“向”萌芽于两汉,到魏晋南北
朝完成介词化,到唐五代时期,“向”的介词功能最终确定并且稳固下来,完成
了向介词演变的漫长的语法化道路。通过介词并入,“ V+向”结构也经历了词汇
化过程,互信息值计算和语感调查的结果都表明“ V+向”词汇化程度比较高,是
典型的介词并入现象。“ V+向”类结构融合度的高低,与三个因素有关,即“ V”、
“向”、“O”的类型及其互动有关,“ V”对“向”、“O”具有选择性,“O”对“ V”具有反作
用。根据介词并入相关理论对其他语言的考察表明,介词并入在其他语言中也
存在。汉语的“ V+向”结构中的“向”通过介词并入,“向”并入动词,在原来的空位
留下一个语迹。这是形式上的并入,也是句法-语义上的并入。介词“向”并入,
是词汇化的手段之一,其前提是“向”的语法化的完成。
关键词 “ V+向” 向 介词并入 语法化 词汇化
DOI 10.1515/caslar-2014-0014
1 引言
汉语学界对“动+介+宾”结构的研究成果颇多,但也一直聚讼纷纭,主要有:该
结构中的介词是与动词先结合然后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动宾结构,还是介词先
和后面的宾语构成介词短语,再和前面的动词结合构成动补结构。冯胜利
(2000: 150) 从现代韵律学的角度上论证了汉语的[动+介+宾]结构够最好分析成
[[动+介]+宾]。“动+介”是构成“动+介+宾”的基础,是指诸如“小猴子跳在
马背上、来自北京”等结构,其中的介词主要有“于、自、到、至、向、往、
在、给”等8个(邵敬敏、周娟 2008),它们实际是动词和宾语语义关系的标记
*通讯作者:罗耀华:男,博士,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兴趣为现代汉语语法及词
汇化、语法化,在《外语教学与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现代汉语
副词性非主谓句研究》和译著《词汇化与语言演变》。
电子邮件:yaohua@
通讯地址: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贺黎:女,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级研究生
电子邮件:gaoyiheli123@163.com
通讯地址: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Brought to you by |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uthenticated
Download Date | 6/22/15 5:03 PM
262 罗耀华 贺黎
(陈昌来 2002)和枢纽。“ V+向+O”结构的研究成果,不如动词加介词“到、
自、在”等的多,但存在的纷争也不少。首先,“ V+向+O”结构中“向”的归属,先
后有动词说(孟建安 1999 认为是后附助动词),介词说(马贝加 1999; 方绪军
2004; 王永娜 2011),动介二元说(马梅玉 2013 认为是类词缀)等不同看
法。其次,“ V”和“向”二者的关系,或认为两者各自独立,相互之间没有依存关
系,可以表述为“ V+向”(陈永生 1981; 朱德熙 1982);或认为“ V+向”为一个独
立体,“向”没有独立性,依附于“ V”,表示为“ V向”(吕叔湘 1999; 马贝加 1999;
方绪军 2004; 蒋同林 1982; 马梅玉 2013; 孟建安 1999)。此外,是从句式角度
对“ V+向”进行的研究,不少学者已得出了一些新结论。纵观已有的研究,多侧
重形式,很少涉及语义;研究对象也存在不平衡性,“在、到、于”及其变体“de”
研究较多,其他介词研究较少;句法-语义的互动对结构的影响研究也不多。因
此本文拟对“ V+向”结构进行再思考,并主要从“向”的“介词并入”上考察这一结
构,以期从语法化和词汇化的角度深化对这一结构的认识。
2 “向”的语法化
作为讨论“ V向”词汇化的基础,我们先讨论“向”的语法化。
朱新军 (2008) 指出:语法化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bestpracticesinsustainableurbanplanning可持续城规划的实践.pdf
- 2030年前中国的缺水量将达到600亿立方米.ppt
- ci8200常见故障的简易解决方案.pdf
- cips新四级供应商关系管理考试样题及答案.doc
- csiezb160100946神港站列检生产待班楼工程施工.doc
- efdc模型自动率定辅助工具软件开发项目公开选聘承担单位.doc
- dwi对肾占位的——初步经验-影像ftp.ppt
- eclassiportfolio电子学习档案系统-嘉诺撒圣玛利书院家长教师会.ppt
- erp项目失败的本质问题在.ppt
- en45004规定独立性等级分为.ppt
最近下载
- 供配电安全管理规程供配电安全管理规程.doc VIP
- ACS880 FPNO_21_PROFINET IO通讯调试指导.docx VIP
- 2025年新高考语文试题全国Ⅰ卷(附参考答案) .pdf VIP
- 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单元测试含期中期末及答案.docx
- BH207 GL 12 050风险岗位应急处置管理制度 副本.docx VIP
- 中小学幼儿园基孔肯雅热健康教育课件.pptx VIP
- 2024版社区两委考试题目.pdf VIP
- 河南省南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质量评估政治试题.pdf VIP
- 2024年水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真题.docx VIP
- 2024年无锡市工会社会工作者招聘考试真题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