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傲慢与偏见》女性叙事特点探析
《傲慢与偏见》的女性叙事特点探析
摘要:简?奥斯汀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其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上百年来经久不衰,影响深远。奥斯汀通过对传统男性叙事方式的解构与创新,用富有喜剧色彩的笔墨,轻松幽默地讲述了绅士淑女的恋爱婚姻,生动地反映了当时英国中产阶级的生活状况和女性地位,传达出独特的女性意识。试图从文本内容、人物塑造、写作风格等叙事方式的各个方面,对《傲慢与偏见》文本的女性叙事特点进行探析。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女性叙事特点;解构;创新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6-0264-02
引言
简?奥斯汀,英国文学史上杰出小说家,所著六部小说,受到代代读者交口称赞,部部堪称上乘之作。尤其代表作《傲慢与偏见》更是奥斯汀最著名的小说,曾被英国文学大师毛姆列入世界十大小说名著之一。
奥斯汀生活的时代,是世纪交替的时代,即18世纪向19世纪过渡的时代。处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背景下,奥斯汀创作的小说在英国文学史上承担了以理性为特征的现实主义向以情感为特征的浪漫主义过渡的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作为一位女性作家,她开始以全新的视角,从纯粹女性的角度来探讨女性问题。在她的作品里,以作者和其作品中女主人公为代表的女性,为使自己能在男性社会争得一席之地,开始了强烈的反思,并不断地为争取女性的权利摇旗呐喊。
国内已有一些学者对《傲慢与偏见》文本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如有学者就对《傲慢与偏见》中模糊语的语用分析进行了探讨[1],而本文试图对《傲慢与偏见》的女性叙事特点进行探析,展现女性作家文本的女性主义意识形态。
一、文本内容选材探析
奥斯汀在文本内容的选择上,反映了独特的女性体验。作者长期生活在农村,接触的都是中小地主和牧师一类人,生活圈子非常狭小。她的小说囿于恬静的乡村田园生活和绅士淑女的恋爱婚姻,多为平淡无奇的生活琐事,无非是会客、喝茶、跳舞、聊天等谈笑风生的社交场景,展现的主要是女性人物的生活、爱情、婚姻和命运。虽然对于重大历史事件、社会环境的描写微乎其微,但是奥斯汀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以一个村镇上三四家人的婚丧嫁娶、日常琐事为素材,刻画了一群栩栩如生的人物,像“用一支又尖又细的画笔,在小小的一块象牙上轻描慢画”,创作了独具风格的风俗小说,生动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农村的阶级关系、风俗人情和社会心理[2]。
在《傲慢与偏见》中,围绕小乡绅之妻贝内特太太如何把五个女儿嫁出去的故事展开情节,以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纠葛为主线,通过这些日常情节,细腻的剖析作品中人物的心理,展示他们的道德品质,表现作者自己对人生,尤其是婚姻的道德观 [3]。重点是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婚姻,他们在经历了一系列“傲慢”与“偏见”之后,最终喜结连理,通过这桩理想的婚姻,奥斯汀表达了自己的婚恋观,“没有爱情可不能结婚”[4],告诉读者美满的婚姻只能建筑在深厚的爱情基础上,而深厚的爱情只能通过情感相投,互相了解,尤其是自知之明才能获得。
作者忠实于自身的经验世界和生活感受,小说中的女性婚恋都有作者自身恋爱经历的影子,描绘的都是她熟悉的生活环境,历史在远离时代政治中心的女性生活中呈现了另一番景象。相对于男性作品中描写的宏大社会历史事件,作者从女性的观察视点出发,揭示了另一幅多彩的社会画卷,透过这些家庭琐事,看到了妇女意识觉醒的轨迹、妇女解放的缓慢历程。
二、人物塑造特点探析
奥斯汀在人物性格塑造上,把女性形象抬升为作品主角地位,借助女主人公伊丽莎白这个形象,揭示了当时英国社会男尊女卑的现实,传达了女性为争取男女平等而抗争的呐喊,闪烁着女性意识的光彩。
首先,小说中贝内特太太二女儿伊丽莎白是位聪敏而有才情的姑娘。开篇贝内特先生就对五个女儿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她们哪一个也没有多少好称道的,她们像别人家的姑娘一样,一个个又傻又蠢,倒是莉齐比几个姐妹伶俐些。”[4] 从她父亲的评价中,我们可以对伊丽莎白有一个初步印象――别的女儿都糊涂,只有莉齐与众不同。她虽未受到贵族小姐们的“正规教育”,也不十分精通音乐等表面的才艺,但读了许多书,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最重要的是有尊严和教养。
其次,伊丽莎白独立、知性,富有思想,表现出具有独立人格的女性形象。她对爱情和婚姻有着自己明确的看法和独立意识,她并不把忍耐、顺从当成美德,而是向往在互相尊重基础上,通过感情的平等交流,缔结美满的婚姻。文本中关于她两次拒婚的描写体现了她的婚姻观。第一次,蠢人柯林斯牧师作为贝内特家限定财产继承人,妄自尊大,自以为娶其中一个女儿为妻是对他们家的施恩,但是伊丽莎白并没有惧怕母亲的威胁,“等你爸爸去世以后,我真不知道有谁来养你”[4] ,断然拒绝了柯林斯的求婚,“我感情上绝对不许可”[4]。第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