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对宋初文坛影响.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韩愈对宋初文坛影响

韩愈对宋初文坛的影响   摘要:宋初骈文复兴,文风浮靡,古文创作日益衰落,惟有以柳开、王禹?为代表的古文家极力推崇韩愈,以韩愈之文作为标榜的对象,在北宋初期这一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他们的举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韩愈;宋初;影响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1297(2008)11-087-02      韩愈领导的古文运动,在中唐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追随者众多,但是晚唐五代以来直到北宋初期,随着骈文的复兴,古文创作日益衰落,韩愈也逐渐湮没不彰。在北宋初期的文坛上,“五代体”、“西昆体”号称“时文”,相继占据文坛的统治地位,能者“取科第,擅名声,以夸荣当世”。从事古文创作不仅不能取科第,擅名声,而且得不到时人的理解、认同,但是仍然有那么一批人不为时俗所动,用他们坚定的意志和坚决的行动大力推崇韩愈,他们以韩愈为旗帜,借助韩愈的力量来倡导古文,改革浮靡的文风,这批人就是以柳开、王禹?为代表的古文家。他们推崇韩愈韩文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使宋人逐步认识到韩愈的价值和意义。本文试图从两方面略谈韩愈对宋初文坛的影响。      一 、道统      晚唐五代宗尚娱情和唯美,文字讲究骈俪,内容多写游冶与艳情,时人称为“今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宋朝建国后,承袭了这种余绪。“今体”的泛滥,必然激起文人的不满。宋太祖时,梁周翰等人即以习尚淳古而著称。《宋史?梁周翰传》说:“五代以来,文体卑弱,周翰与高锡、柳开、范杲习尚淳古,齐名友善,当时有‘高、梁、柳、范’之称。” 四友中,以柳开影响最大,可以说他是韩愈的狂热崇拜者。《东郊野夫传》中记载:“野夫家苦贫,无继夕之粮,无顺时之服。年始十六,学为章句。越明年,赵先生指以韩文。野夫遂家得而诵读之。当是时,天下无言古者,野夫复以其动,而莫有与其同爱好者焉,但朝暮不释手,日渐自解之。先大夫见其酷嗜此书任其所为,亦不责可不可于时矣。迨年几冠,先大夫以称讳,野夫深得其韩文之妙,下笔将学其为文。” 由此可知,柳开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韩文,手不释卷,日夜诵读,并自称“深得其韩文之要妙。”甚至,他改名与字也是与韩愈有关。吴曾《能改斋漫?》卷一谓:“本朝承五季之陋,文尚俪偶,自柳开首变其风,始天水赵生,老儒也,持韩愈数十篇授开,开叹曰:‘唐有斯文哉。’因谓文章宜以韩为宗,遂名肩愈。张景谓:‘韩道大行,自开始也。’……幕王通读经,以经籍有亡其辞者,辄补亡,自号补亡先生,作《补亡先生传》。遂改旧名与字,谓开古圣贤之道于时也。必欲开之为途,故字仲途。” 受韩愈的影响,他标举文统、道统,主张文道统一,但实际上他更推重的是韩愈文中所体现出来的“道”统,在《应责》一文中,他公开宣称:“吾之道,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道;吾之文,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文。” 他俨然以圣人之徒自居,要“师孔子而友孟轲,齐扬雄而肩韩愈。”他提出古文应该“古其理,高其意,随其短长,应变作制,同古人之行事。” 强调的是儒家传统思想与灵活变化的形式相结合,并且批评了无益于道的形式主义文风。在《上王学士第三书》中,他说:“代言文章者,华而不实,取其刻削为工,声律为能。刻削伤于朴,声律薄于德,无朴无德,于仁义礼智信也何?” 他提出为文应该明道宗经,所以说,柳开倡导古文,更重要的是倡导“儒道”《全宋文?昌黎集后序》曰:   “先生于时作文章,讽诵规戒,答论问说,淳然一归于夫子之旨而言之过于孟子与扬子云远矣。先生之于为文,有善者益而成之,有恶者化而革之,各婉其旨,使无勃然而生于乱者也。是与章句之徒一贯而言耶?且孟子与扬子云不能行圣人之道于时,授圣人之言与人,所以作书而说焉。观先生之文诗,皆用于世者也,与《尚书》之号令,《春秋》之褒贬,大《易》之变,《诗》之风赋,《礼》《乐》之沿袭,《经》之教授,《语》之导训,酌于先生之心,与夫子之旨无有异趣者也。”   由此得知:柳开从韩文中读到的更多的是它的思想内容和其所发挥的“明道宗经”的社会功用。而这也是他自己所需要的。韩愈明古道,用古文。他也重视古道,用古文,因而他的作品以应用文居多,强调发挥文章传道化民的社会功利价值。只有少数作品如《东郊野夫传》、《补亡先生传》、《来贤堂记》等写人记事,发抒情感,有一定的文学性。总之,柳开力矫五代之弊,在宋初的文坛上高举复古反骈的旗帜,把文体的改革提上了议事日程,作为复古文风的首倡者,其功劳是巨大的。   宋初文坛上,第二位受韩愈影响较大的是穆修。《宋史》本传说:“自五代文敝,国初,柳开始为古文。其后,杨亿、刘筠尚声偶之辞,天下学者靡然从之,修于是时独以古文称,苏舜钦兄弟多从之游。修虽穷死,然一时士大夫能称之者必曰穆参军。” 穆修的确是一位致力于提倡古文的人。他不但在理论上推尊韩愈,而且认真收集整理了韩、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