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邵县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实施方案
新邵县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实施方案
前 言
新邵县地处资水中游,是一个“六山半水两份田,份半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县。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县列入了退耕还林工程重点项目县,全县计划完成退耕还林工程20万亩。根据上级退耕还林的要求,我县成立了退耕还林指挥部,设立了退耕还林办公室,安排了专人负责退耕还林工作。根据国家《退耕还林条例》、国务院国发[2000]24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和《湖南省退耕还林(草)试点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要求,结合新邵的实际情况特制订2003年度新邵县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1、自然环境:
新邵县位于湖南省中部,界于涟邵盆地之间,地理坐标:东经111°8′~111°50′,北纬27°15′~27°38′。东连涟源市、邵东县,南抵邵阳市、邵阳县,西接隆回县,北邻新化县、冷水江市,东西长68.6公里,南北宽43.6公里,总面积1763.78平方公里。
全县地貌素称“六山半水两份田,份半道路和庄
园”,为半山半丘陵县。雪峰山余脉从西部逶迤入境,向东部延伸,形成天龙山、板竹山、金龙山、郎概山、龙山等一系列弧形山脉断续排列,由东向南横亘中部。资水纵贯南北。整个地势中部高南北低,中部山地蟠居,
南部丘岗交错,北部低山、丘陵穿插。最低海拔潭溪镇淘金桥176m,最高海拔龙山岳坪峰1513.6m。全县境内地貌以山丘为主,占总面积的71.6%,岗平次之,占28.4%。
气候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历年平均气温17.1℃,最高气温七月达39.8℃,最低气温一月为-10.7℃;雨量充沛,历年平均降雨量1315~1918mm。由于受季风影响,夏秋多干旱,冬季多有冰冻等灾害性天气,全年无霜期278天,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冬季出现灾害性天气的现象大为降低。
全县成土母岩以板页岩、石灰岩、砂砾岩、花岗岩、第四纪红色粘土为主。板页岩、砂砾岩主要集中在中部山地,石灰岩中南部丘岗地带,花岗岩主要集中在迎光、龙溪铺一带,第四纪红色粘土主要集中在南面丘岗地带。土壤类型多样,以红壤、黄壤为主,占全县77.67%,石灰性土占19%,,黄棕壤占3.16%,高山草甸土分布在海拔1300m以上,占0.17%,红黄壤淋溶程度较深,有
机质含量2.5——13.65%,PH值4.5——6.5。土层厚度40~80cm的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5.6%,大于80cm的占1.8%,小于40cm的占22.6%。
新邵县地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植物种类繁多。其中乔木树种93科421种,灌木50科147种,竹类10种,草本植物88科344种。
2、土地利用
全县土地总面积176378.2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8980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0.9%,其中有林地面积77188.1公顷,森林覆盖率50.2%,活立木总蓄积量3132911立方米,竹林面积14615.2公顷,立竹株数3589万根;非林业用地面积68941.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9.1%;坡度在25°以上的常耕旱地面积866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4.9%,主要栽种红薯、豆类等作物;难利用地面积216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2%;内陆水域面积680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9%。全县耕地面积37466.7公顷,主要栽培水稻、小麦等农作物。
3、社会经济概况
全县辖15个乡(镇)、3个国有林场,4个其他农业场所,659个村,25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728740人,其中农业人口658122人,农业劳力33.11万人。全
县土地总面积176078.2公顷,年末耕地面积37466.7公顷,人平0.07公顷,全县工农业产值24139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13147万元,占全县总产值的46.9%,其中林业产值3750万元,占农业产值的3.31%,人均国民产值3048元,农村人平纯收入1485.98元,现为省级贫困县。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
1、编制依据
根据省湘计赈[2003]37号文件下达我县2003年退耕还林计划5.6万亩,特编制新邵县2003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方案。
2、指导思想
以加速我县生态环境建设为目标,以科技先导为手段,以政策兑现为保障,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统一部署,坚持适地适树,合理布局,统一规划,严格施工,统一管护,巩固营造林成果,确保我县退耕还林工程计划任务如期完成。
3、建设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突出生态环境建设重点,结合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施规模退耕,注重退耕实效,大力推广应用科学技术,建设现代化的林业“两大体系”。
4、建设目标
今冬明春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今年退耕还林任务5.6万亩,其中退耕还林2.8万亩,荒山造林2.8万亩,确保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实现验收达标。做到造林一片,成活一片,成效一片。
三、建设布局与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