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例六年级学生厌学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报告
一例六年级学生厌学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本校六年级学生学生张某,数学课堂全体学生面前受到教师的指责,内心受到伤害,产生了厌学心态。心理咨询师经过收集张某的基本资料,进行心理测验后,与张某及家人商定了阶段性的咨询目标,咨询师主要运用认知疗法、系统脱敏法等方法进行心理治疗,咨询效果明显。
一、一般资料
求助者:张某,男,12岁,六年级学生,与父母同住。父亲是交通协管员,家庭美满和睦。经详细询问、调查,父母无人格障碍和其它神经症性障碍,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
二、个人成长史
独生男,足月,推迟5天顺产,母亲身体健康,孕、产及哺乳期未服用特殊药物。6岁上学前班,深得老师们喜爱。上学后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团结同学,尊敬老师,各方面表现都好,在老师和家长眼里是好学生、好孩子。身体健康,未患过重大疾病。
三、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因“被老师批评,逃离数学课1个月”而就诊。
个人陈述:在1个月前的一次上课思想开小差,被数学老师点名回答问题,因所答非所问惹得同学们听后哄堂大笑,被老师严历批评,当时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脸涨红,心怦怦乱跳。放学回家后收拾书包看到数学课本及作业本时,就感觉紧张害怕、心发慌,隔一日上数学课时,出现心慌胸闷,出虚汗,老师让同学送回家,父母看此情况十分不放心,带其到医院检查,各项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此后只要提起与上数学课有关的事就很不舒服,情绪低落,感觉气不够用,如果不去上数学课,则一切如常。希望能够像其他同学一样正常学习,求助咨询师帮助他克服对上数学课的厌烦心理。
四、观察和他人反映
心理咨询师观察:身体和智力均发育正常,讲话声音清晰,意识清楚,接触交谈发现,言语流利,无幻觉、妄想,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有明确的求助要求。从进入咨询室到叙述完毕,都表现得比较自如,但在谈到上数学课的事情时,情绪明显焦虑。
家长反映:张某从小活泼外向,讨人喜欢,但自尊心比较强,接受不了别人的批评。自从被数学老师批评后,一提起上数学就不高兴,身体不舒服,能在家学习。
五、心理测试结果与分析:
选择测试为SCL-90、EPQ。
1、SCL—90测验结果:总分128分,其中焦虑3分;抑郁2分。
2、EPQ测验结果:结果有效;E:54分;P:70分;N:59分。
六、评估与鉴别诊断
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但由于个人感情受挫,情绪不稳定,导致外部环境适应不良,学习成绩下降。整体心理健康状态较差。
综合分析所获得的临床资料,对求助者问题持续的时间、强度和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心理测验结果和躯体疾病历史、精神病家族历史以及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的表现排除了器质性精神障碍,重症精神病。
求助者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属于心理问题的范畴。
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3个方面:
1、被老师批评后引发的情绪不良(抑郁倾向)。
2、学习适应力不良。
3、回避态度。
七、原因分析
求助者12岁,是处于青春期的男孩,自尊心比较强,心灵容易受到伤害,且内容容易泛化。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呵护,形成了我是最好的,别人不能批评我的错误认知。经历剌激强度较大的负性生活事件,自信心严重受挫。
心理原因:
1、个性因素:追求完美,自我要求高。
2、错误观念,认为自己不应该受到别人的批评,一旦老师批评自己就受不了,感觉糟糕至极。
3、对现实问题的误解或错误评价:担心上数学课后不会回答老师的问题,害怕同学们取笑。
4、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被老师批评的事情一直困扰着自己。
八、咨询目标与咨询方案
1、咨询目标: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改善不良情绪,消除求助者对数学课的厌烦,增强学习兴趣,在日常生活中适当运用放松技术或积极的自我对话,以降低焦虑水平,改变其完美主义的认知模式;增强其自信心。
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提高有效处理各种生活挫折的能力;增强其自信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达到人格完善。
2、咨询方案的定制:
(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系统脱敏法。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外在表现为害怕上数学课,内在却是由于完美主义倾向和缺乏自信等认知因素造成的。焦虑行为不断重复和强化,反过来又加剧了认知和个性的偏离,再加上教养方式和学校教育环境等不利因素的加重和催化。如果不及时采用操作性、目标性、时效性很强的认知行为治疗方法加以矫正,求助者将会导致更加严重的社会心理问题及个性成长问题。另外,求助者目前典型的心理和行为异常还没有达到较为严重的程度,还有他特定的年龄阶段,都比较适于采用如上咨询方法。
2.双方权利和义务
咨询过程中,求助者及其监护人的权利:
(1)求助者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咨询师;
(2)对咨询进程不满意可要求更换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