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镇城镇发展情况调研报告2.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阳镇城镇发展情况调研报告2

发挥城镇优势   带强镇域经济 努力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南召县云阳镇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情况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的指导意见》和省九次党代会精神,我们组织对南召县云阳镇推进新型城镇化情况进行了调研,现汇报予后。 一、基本概况 1.区位、面积、人口 云阳镇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距南阳市60公里,西距南召县城32公里,东与方城县柳河镇接壤,是两市(南阳、平顶山)、三县(南召、鲁山、方城)、六乡(云阳、小店、皇后、太山庙、柳河、广阳)的经济枢纽核心,承接农村人口多,经济活动集聚辐射带动总面积已达到1068平方公里,辐射半径达到18.5公里,辐射区内总人口可达40万人。镇域内焦枝铁路、S331、S231线纵横穿境,有县级火车站1个、汽车站1个,交通便利,是宛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古有“北扼汝洛,南控荆襄咽喉”之称。 镇域国土总面积152平方公里,辖19个村委会,6个居委会,298个自然村,254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3.2万亩。止2010年底,辖区社会人口10万人,建成区常住人口5.8万人,镇域产业集聚区人口约2500人,流动人口2.5万人。现建成区面积5.9平方公里,建成区内设6个社区居委会;小城镇建成区规划面积到2015年可达10.5平方公里,到2020年可达16平方公里。 目前,云阳镇是南召县16个乡镇中人口最多(总人口和镇区人口均为最多),镇区规划面积最大的乡镇。 2. 特色特点 云阳的历史悠久,沿革变化较大 秦时设雉县,明成化12年设县衙,有千余年县治建制史,1947年南召解放后县城搬迁置镇,1955年成立云阳中心乡,1956年改为云阳区,1958年改为云阳人民公社,1974年设立河南省政府驻云阳办事处(工区),直属南阳地委行署,1977年撤工区复设镇。 云阳的人文风景久负盛名 早在五六十万年前与北京猿人同时代的南召猿人群居在云阳杏花山,南召猿人遗址因此而闻名,南召猿人是中原人类的鼻祖,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阳的民间文化丰富多彩 始于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至今已有二百六十余年的历史民间艺术--云彩灯更是声名远播, 云阳是革命教育基地 解放战争时期陈赓兵团挺进豫西,在云阳镇南召店村北关帝庙召开前委会议,制定了解放战争中著名的“豫西牵牛”之战。目前,前委会议旧址、烈士陵园等已成为我们培养、教育下一代的红色教育基地。 云阳的发展定位科学 云阳镇结合地域、交通、商贸、工业、农业等多种因素,挖掘自身的优势,把自身发展定位为“商贸重镇、工业强镇、生态大镇”,并紧紧围绕符合其自身的实际这一发展目标,按照“二二二”的工作思路(即:突出城镇建设和项目建设两个重点,强化辛夷和花卉两个富民产业,确保计划生育和信访稳定两个底线良性运行),立足镇情,突出重点,各项社会事业特别是城镇建设工作跨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云阳的发展成就显著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云阳镇先后被命名为特别试点镇、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五好”乡镇党委和全省绿化工作先进乡镇、省级卫生城镇,被南阳市政府命名为“四星级城镇”; 2005年被南阳市列入50强备选镇,被评为省级卫生城镇;2011年被评为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十一五成就”十佳名镇;被评化“河南省绿化工作先进乡镇”。2010年的乡镇经济实力综合排序中,位于全南阳市206个乡镇中的第22位。 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1.财政状况 (1)财政收入 2010年,全镇生产总值完成9亿元,与2005年的6亿元相比,净增3亿元,增幅15%,年均增幅8.5%。 2010年,镇域全口径财政收入3100万元,占南召县财政收入2.44亿元的12.8%;乡镇本级留成1367万元,本级财政收入与2005年的651万元相比,净增716万元,增幅为209%,年均增幅16%。 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亿元,与2005年的1.2亿元相比,净增3.4亿元,增幅为380%,年均增幅31%,位居南召全县16个乡镇首位。 (2)城镇居民收入 2010年底,全镇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4650元,镇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800元,位居全县第二名,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2.支柱产业 (1)产业资源状况 镇区及周边10公里以内工业布局相对集中、基础坚实。附近的大中型军工企业向东厂机械厂、红阳机械加工厂、红宇机械加工厂、东风机械加工厂、兵工三五五库等密布映衬,境内的原南阳云钢总厂已被河南天瑞集团收购并重组投产,年产值可达20亿元。同时境内还有济南军区后勤部工程驻军及省蚕业科学研究院。 资源丰富,能源充足。镇域及周围有中、小型水库五座,地下水资源充足,有11万伏、3.5万伏、22万伏变电站各一座,年生产生活用电量7669万度,且与鸭河口电厂、蒲山电厂和姚孟电厂、平顶山煤矿的距离较近,可保证城区内的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