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主讲人:郭小林 部 门:中大南方学院管理学系 手 机E-mail : GXLin50@163.com guoxiaolin77@126.com 个人博客: 第 1 章 导论 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 原始社会后期:统计萌芽于计数活动; △ 奴隶制国家产生:使统计日显重要; △ 封建社会时期:统计已略具规模; △ 资本主义的兴起:统计扩展到社会经济各方面。 由此,统计学应运而生。 统计学发展的三个时期 (一)古典统计学(17世纪中—18世纪中) 1.德国的记述学派(国势学派) 康 令 (Conring,1606—1681) 阿亨瓦尔(Achenwall,1719—1772): 1764年首创统计学Statistik(德文)一词,转为英文为Statistics 2.政治算术学派 威廉·配第 (Petty,1623—1687):《政治算术》 约翰·格朗特(Graunt,1620—1674):《关于死亡表的自然和政治的考察》 (二)近代统计学 (18世纪末—19世纪末) 1.数理统计学派 凯特勒(Quetelet,1796—1874):《社会物理学》 《论人类》《概率论书简》 2.社会统计学派 克尼斯(Knies,1821—1898) 恩格尔(Engel,1821—1986):《恩格尔定律》 梅 尔(Mayr,1821—1896)《人口统计学》 《伦理统计学》《社会生活中的规律性》 (三)现代统计学(20世纪) 1.数理统计学派 哥塞特(Gosset,1876—1936):首创小样本t-分布理论 费希尔(Fisher,1890—1962):提出实验设计等 尼 曼(Neyman,1894— ):提出统计假设理论 (此外,毕尔生、瓦尔德、科克伦等) 2.社会统计学派 弗拉斯卡姆波(1886— ):《一般统计学》 史密斯 (1854—1901):《统计学原理》 高野岩山郎(1871—1949):《社会统计史研究》 3.社会经济统计学派 斯特鲁米林(1877— )发展了社会经济统计理论 廖佐夫 (1905— )与方法 列昂捷夫 (1906— ) 4、当代中国的统计学(1949— ) 新中国成立前主要介绍欧美统计学派。 改革开放前主要参照前苏联统计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学习世界各国统计之长,创有中国特色统计之新。 第 1 章 导论 §1.1 什么是统计学? §1.2 统计数据的类型 §1.3 统计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学习目标 1. 理解统计学的含义 2. 理解统计数据与统计学的关系 3. 了解统计学的应用领域 4. 了解数据的类型 5. 理解统计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什么是统计学? 1. 数据搜集:取得数据 2. 数据分析:分析数据 3. 数据表述:图表展示数据 数据解释:结果的说明 statistics的定义(不列颠百科全书) statistics: the science of collecting, analyzing, presenting, and interpreting data. Copyright 1994-2000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Inc. (不列颠百科全书) 统计研究的过程 统计规律(一些例子) 现在我国新生婴儿的性别比为107:100 现在我国男性比女性多出3700万人。 投掷一枚均匀的硬币,出现正面和反面的频率各为1/2;投掷一枚骰子出现1~6点的频率各为1/6 农作物的产量与施肥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18世纪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在他的《概率的哲学探讨》中叙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例子。他根据伦敦、彼得堡、柏林和全国的统计资料,得出几乎完全一致的男婴出生数与全体出生数的比值。所有这些比值在10年间总摆动于同一数字22/43=51.16%上下。另一方面,用巴黎40年间(1745—1784)的资料却得出另一数值25/49=51.02%。 拉普拉斯对于这样显著的差异感到奇怪,后来经过仔细地调查,发现在巴黎附近某地区有抛弃男婴的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