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投机资本掌控油价幕后“黑手”
投机资本掌控油价幕后“黑手” 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在进入2008年后快速飙升40%。诚然,石油价格的高企与市场供求等基本面直接关联,但另一个普遍的共识是,原油期货市场的种种投机行为已经将这种基本面数倍地放大,对油价的疯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庞大的投机资本 自出现石油期货后,石油市场便成为金融市场的一部分,石油也就有了金融产品的属性。与此同时,随着近几年市场上的流动性过剩,各类对冲基金、私募基金快速增长,专门从事能源类投资的对冲基金数目持续上升,从几年前不足100只蹿升至现在的500多只。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数据显示,纽约商品交易所未交割的石油合约在2008年6月初达到破纪录的160万桶。可以确定的是,金融活动已经逐渐融入石油交易之中。 利用投资商品指数是机构投资者染指石油交易的主要渠道和手段。资料表明,过去5年间,指数基金在商品市场相关的投资增长了20倍,从5年前的每年130亿美元飙升至目前的2600亿美元,其中50%以上的资金用于石油交易。不过,这类投机者实际并不真正持有石油,他们往往在期货市场上买入合约,在合约交割前卖出合约。 金融投机商大规模卷入能源市场也就是最近两年的事,这也正好是石油价格疯长的时间。美国财政部披露的信息表明,能源市场掉期协议的5个最大使用者都是投资银行,他们几乎主宰了商品和商品期货的掉期交易,这5家投行是美国银行、花旗集团、摩根大通、汇丰(北美)控股和瓦霍乔亚银行。最近10年里,金融投机商的做多头寸在能源市场所占比例已经从25%上升到了目前的65%左右。华尔街著名的投行――高盛甚至建立了自己的石油储备,俨然一副能源公司的模样。 养老金等大型机构投资者在石油期货贸易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CFTC的数据显示,受到远期合约中低价原油的利诱,美国养老金等大型机构投资者日益将大宗商品列入可投资的资产目录中,并在继续增加其原油期货头寸。其中美国最大的养老金机构――加州公务员退休金通过高盛等投资银行将大约11亿美元投入到了商品期货掉期合约中。 需要明确,利用石油价格杠杆对全球财富进??重新分配并从中获取巨额收益是投机资本的全部目的。据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统计,2007年原油期货涨幅达到56%,与此同时,投机资金在石油商品期货中的净多头寸竟然增长了2674%,而2007年进入到石油期货市场的2600亿美元投机资金至今斩获了5万亿美元利润。 市场腥味与制度缝隙 石油期货投机在历史上已经不是第一次。从1970年代欧佩克石油禁运到1980年代两伊战争爆发,再到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在这些标志性事件引起石油价格暴涨的过程中,人们都不时地看到游荡的投机资本身影。只不过在如今的石油贸易市场里,投资资金凸现得更加活跃,能量也在不断扩大,活动频率更是日益增加。他们可以借助地缘政治事件或者气候变化等任何一个因素制造出市场恐慌,进而进行期货交易。 自2007年7月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如同瘟疫般袭击全球,特别是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场和几乎所有国家的股票市场都深受其害。美国和欧洲的房市仍处历史冰点,道琼斯、伦敦以及法兰克福指数的下挫幅度与去年同期高点相比都在18%以上,而在新兴市场国家,越南股市暴挫达60%,中国达55%,印度达18%。在房市和股市一路暴跌的背景中,国际对冲基金等投机资本为了规避风险,开始把大批资金投向商品期货市场,借助石油期货等赚取利润和保值。 美元的持续贬值为投机资本大规模进入石油期货市场注入了一支强劲的兴奋剂。自2002年以来,美元对全球主要货币贬值超过30%,由于美元是石油市场的主要结算货币,大概占到结算总量的80%,美元的贬值必然引起石油价格的上涨。根据欧佩克的计算,美元每贬值1%,每桶石油就上涨4美元。而正是在美元近五年的连续贬值中,国际油价剧增了277%。基于美元贬值和油价高企二者悖反的事实,投机资本可以在做空美元的同时大量吃进石油期货,从而在驱动油价一路井喷中获取巨额差价。 现有国际期货交易存在的监管漏洞也助长了投机行为。在石油期货合约交易最集中的美国,常规交易所的石油期货交易受到CFTC的严格监管。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宗石油期货交易转移到了期货“柜台交易市场”的电子盘交易市场。根据现有法律,CFTC负责严密监管常规的期货市场交易活动,并保留其一切交易记录,以减少市场投机,但它不负责监管电子盘交易市场,也未要求该市场保留交易记录。这一漏洞给投机者豪赌石油期货提供了可乘之机。正是如此,最近一年多来,投机资本所利用这个市场进行的违法交易丝毫不被 CFTC察觉和知晓,而且以后也不可能被完全调查清楚。 进一步分析发现,由于养老金目前并没有进入期货市场,而是通过与投资银行之间的掉期协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