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族群杂居区壮族与客家互动以贺州大盘村为个案.docVIP

多族群杂居区壮族与客家互动以贺州大盘村为个案.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族群杂居区壮族与客家互动以贺州大盘村为个案

多族群杂居区壮族与客家互动以贺州大盘村为个案   摘要:在壮族与客家杂居地区,壮族与客家的互动极为普遍,这种互动往往是双向的。由于不同地区人口的相对规模以及族群结构的不同,因此互动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一般来说,人口较少的族群往往容易受到人口较多的族群的影响,更多地接受对方的文化。在贺州这个壮族人口相对较少、客家人口相对较多的地区,壮族虽然仍保留着自己的语言以及风俗习惯,但在很多方面都受到了客家习俗的影响。   关键词:壮族;客家;族群互动   作者:袁丽红,广西民族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南宁,530028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9)02-0146-007      贺州市位于广西东部的桂、粤、湘三省(区)交界地带,夹于湘粤之间,交通便利,素有“三省通衢”之称。先秦时期贺州即有古道越萌渚岭而达楚境,是广西较早接受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地区之一,是中原汉人南下进入岭南的通道之一,也是客家人人桂的一条主要通道。贺州是一个多族群聚居区,也是壮族与客家杂居地区。贺州有汉、壮、瑶等民族,其中汉族可按语言分为客家人、本地人、铺门人、九都人、广府人等,不同的族群各有自己的特点。据2000年人口普查,贺州市总人口850023人,其中壮族40532人,占总人口的4.8%。壮族主要分布在南乡镇和沙田、鹅塘、大宁等乡镇。据钟铿先生调查统计,贺州客家人口约32万,占总人口的37.6%。除铺门镇外,贺州各乡镇均有客家人分布,其中以沙田、莲塘、公会、桂岭、黄田等镇尤为集中。贺州是一个壮族人口相对较少、客家人口相对较多的地区,客家人口是壮族人口的7倍多。在贺州,除了南乡镇的壮族相对集中之外,其他乡镇的壮族都比较分散,大多与客家杂居在一起,壮族与客家共同居住在一个村落的情况也较为普遍。本文所考察的大盘村即是一个壮族与客家杂居的村子。      一、大盘村的族群结构      大盘村隶属于贺州市平桂管理区沙田镇,村委距离镇政府所在地约4公里。大盘村分为大盘和三圳两个自然村,大盘又可以分为上寨和下寨,三圳可分为上三圳和下三圳。据2006年统计,全村户数为703户,???口为3545人,其中汉族2981人,占总人口的84%;壮族520人,占总人口14.7%;瑶族44人,占总人口1.2%。   大盘村是一个壮族与客家杂居的村子,汉族都是客家人,其中以客家人占多数,壮族占少数。还有少数瑶族人口。大盘和三圳两个自然村都有壮族和客家分布,他们杂居在一起,在分布上没有明显的界限。大盘村的瑶族是嫁入本村的瑶族妇女及其子女,嫁入大盘村的瑶族妇女现在有10多人,有嫁给壮族的,也有嫁给客家的,她们的子女虽然是瑶族,其实并不具备瑶族的特征,他们既不会讲瑶话,也不具有瑶族的民族认同感。因此,除了嫁入本村的瑶族妇女外,其他瑶族人口可以认为是壮族人或客家人。   大盘村的壮族与客家都是从外地迁来的,其中壮族姓氏有陆、莫、覃、吴、黄、王等,客家姓氏有陈、袁、刘、钟、叶、黄、谢、张、古、邹、彭、邓等。关于大盘村的历史,没有明确的记载。据当地的壮族老人说,原来居住在大盘村的是瑶人,壮族人迁到这里之后就把瑶人赶到山里去了,后来客家人才陆续迁来。这虽然是传说,但是基本与事实相符。   大盘村的壮族是明代迁来的,是明王朝为了防范和镇压瑶族人民的反抗而调入耕守的?兵的后裔。据《贺州市志》记载:“贺县壮族的祖先来自桂西的河池、宜山、南丹一带,是明朝统治者推行‘以夷制夷’政策而征调到贺县‘平乱’和‘屯田守险’的?兵及其亲属,始于明洪武年问,以明成化至嘉靖年间居多。”在大藤峡瑶族人民起义后,贺州一带的瑶民纷纷起来响应,为了镇压瑶族人民起义,明王朝派出大量?兵到贺州,在起义平息之后,这些兵士即留在当地进行屯守。明代曾在桂东一带设立了大量的土巡检,其中就有沙田寨。如今在沙田镇的桂山、大盘、桥头、逸石、松木、狮中、宝马等村均有壮族分布,这些地方都是瑶族聚居的地区通往外界的必经之地。壮族的分布情况说明当时的屯兵确实是为了防范瑶族人民反抗的。根据大盘村陆氏族谱记载,他们的祖先因兵燹而迁到大盘村。据一位70多岁的覃氏老人介绍,覃氏迁到贺州到他已是第19代,据说当初是为了打蛮人而迁来的。再加上“壮族迁来后就把瑶族赶到山里去”的传说,说明大盘村的壮族当初确实是为了镇压瑶族人民起义而迁到此地的。   王姓是讲怀集话的壮族,他们认为自己与当地其他姓氏的壮族是不同的。王氏的祖先当年是从广东迁来的,他们之前还组织人去过广东认祖。其他姓氏的壮族人也不认同王姓是壮族。除了语言之外,王姓与壮族其他姓氏在风俗习惯方面也有区别。大盘村的王姓人口不多,只有20多户,130多人,其中包括嫁到王家的妇女,如果除去这些妇女,则不到100人。当年划分民族成分的时候把他们划为壮族,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