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联想想象修辞文本模式.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联想想象修辞文本模式

基于联想想象修辞文本模式   [摘要]拈连,是基于联想想象的修辞文本的一种模式。它将表面看似没有关联的两个事物,通过其内在的某种关系联系到一起,在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的同时,传递着不同于其他修辞文本模式所能表现的情感和形象。本文选取流行歌曲中的具有典型“拈连”特征的歌词以及文章片段进行分析,总结归纳“拈连”这一词格的表达形式及其给人以新鲜接受感的方式。   [关键词]拈连;联想想象;表达;接受   [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0)08-0046-2      人们在修辞活动中运用语言构建修辞文本时,大多是基于联想与想象的两种心理。基于这两种心理构建的修辞文本模式,典型的有比喻、映衬、仿拟、借代、拈连、列锦和示现等等。本文主要谈的是拈连。   拈连是一种极具表现力的修辞文本模式。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指出:“甲乙两项说话时,趁便就用甲项说话所可适用的词来表现乙项观念的,名叫拈连辞,这种拈连的修辞方法,无论甲项说话在前或在后,都可应用。”拈连的构建基于“关系联想”的心理机制。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修辞文本,原因在于:甲乙两项事物在说话人的眼里是存在着某种相关性的。当说起甲事物时,说话人会自然而然地由此物联想想象到乙事物,体现在表达上便有一种生动性、形象性的特点;接受上也随之产生新鲜感和相似感,现试举一例以说明此种修辞文本。   情歌中描写卿卿我我、你侬我侬的歌曲比比皆是,而描述从此再也不在一起的悲情歌曲亦是“大有歌在”。比如说有这样一首歌。它主要讲述了女孩在“小三”出现,两人不再像过去一样亲密时,勇敢地选择面对新生活,由此所产生的悔恨与不舍参半的矛盾心理。歌词中有两处运用了拈连的修辞文本,将这一矛盾的心理描述得如真如切。这就是由郑淑妃作词,陈国华作曲,梁咏琪原唱的《短发》,下面让我们宋一起感受一下歌词中的“拈连”:   哭到喉咙沙哑还得拼命装傻   我故意视而不见你外套上有她的发   她应该非常听你的话   她应该会顺着你的步伐   乖乖地呆在家   静静地守着电话   我已剪短???的发剪断了牵挂   剪一地不被爱的分岔   长长短龙短 短短长长   一寸一寸在挣扎   我已剪短我的发剪断了惩罚   剪一地伤透我的尴尬   反反覆覆清清楚楚   一刀两断你的情话你的谎话   歌词中“我已剪短我的发剪断了牵挂/剪一地不被爱的分岔”是第一处拈连。在这三个分句中,最后一个分句拈连不明显,故我们只对前两句作分析。“剪短我的发”“剪断了牵挂”采用了拈连的修辞文本。女孩本是剪“(短)发”(甲事物),但处于失恋状态下的她便自然而然地将“(短)发”同“牵挂”(乙事物)联系到了一起。从主歌部分(主歌是每首音乐的主干,是对重要的人、事、物交代的部分)我们不难看出,女孩显然已经知道有第三者的出现,一行又一行于事无补的眼泪终究不能挽回男孩早已走远的心,而表面上却要表现得镇定与平静。面对着表里不一的他,却要强颜欢笑,这样的日子生不如死。此情此景下无助的女孩还是选择勇敢地面对未来。真正的痛深藏在心底,对于女孩,最有效的治疗办法也许只有等待时光的流逝将这曾经的一切从记忆中渐渐地清除掉。女孩要做些改变,改变整天受折磨的状态。接下来副歌部分(副歌就是指在内容上区别于主歌,发展与概括性比较强的且在节奏情感曲调上与主歌形成对比的部分)便明确地告诉我们女孩去剪了短发,由此我们知道和男孩在一起时,女孩是留着长发的。飘逸的长发将男孩深深地吸引住,也记下了彼此浪漫而美好的回忆。女孩剪发,在这个时候她首先选择――也只能选择在外表上作出一些改变,至少是形式上的了无牵挂。于是她走进了理发间,让褪色的记忆同长长秀发一同停留在剪刀触发的瞬间。由此“发”(甲事物)与“牵挂”(乙事物)便被联系到一起――这一联系体现出二者的内在联系。从修辞学上讲,二者由内在关系联系到一起,建构起拈连的修辞文本。   这种方式从表达效果上,动词“剪”把具体的“头发”和抽象的“牵挂”拈连到一起。读到此处,一个齐耳短发的乖乖女形象仿佛已出现在我们眼前,静静的脸上没有半点的不快与难过,倒是一身的清爽与洒脱,示意所有认识她和不认识她的卜这是一个全新的、已经和过去说再见了的自己,一个正慢慢从昔日情感伤痛中走出的自己了。   从接受上,二者(“剪”和“牵挂”)以中间没有任何铺垫的方式直接地表现出来,听者在慢慢接受的同时,更是在感受一种新奇的情感表达方式,惊异于此种表达的贴切与传神,假若恰有相似经历的人听到此歌,难免会联想到自己曾经的心伤与青涩,在感受女孩内心的不舍与依恋的同时更多的是为女孩的勇敢而喝彩。   如果将“我已剪短我的发剪断了牵挂,”换做“我已剪短我的发不再有牵挂”,虽然同样表达了无牵无挂,可是语言表达上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