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肠道病毒EV71感染(手足口病)及其防控 传染病三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传 染 源 传 染 源: 人、动物、其它 传播途径: 空气、节肢动物、水、食物、 手及日常生活用品、土壤、 医源性、垂直传播 易感人群: 易感率的变化影响疾病的流行强 度。 传染病描述三间分布 时间分布 地点分布 人群分布 因果关系 一因多果: 果1 因 果2 果3 一果多因: 因1 因2 果 因3 背景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柯萨奇A16型、 埃可病毒或肠道病毒71)感染引起的以出 疹发热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 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 1969年EV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此后EV71感染与Cox A16感染交替出现,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我国于1981年上海首次报道本病,此后10几个省份均有本病报道。 1995年武汉病毒研究所从手足口病人中分离出EV71。 2008年5月2日卫生部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 病原学 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为: 柯萨奇病毒(A组16、4、5、7、9、10 型, B组2、5、13 型;) 埃可病毒 肠道病毒71型(EV71) 其中以EV71及Cox Al6型最为常见。 病毒特性 1、病毒在-20℃可长期保存,4℃可存活1年,在 50℃可被迅速灭活,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 2、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 3、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灭活病毒。 流行病学特征 地 区:无明显的地区性。 时 间: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6 -7月),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 人 群:该病可在多年龄组人群引起感染,但常 在5岁以下婴幼儿中造成暴发流行 该病流行期间,可发生幼儿园和托儿所集体感染和家庭聚集发病现象。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大。 传染源 病人 隐性感染者 健康带毒者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持续时间尚不明确。病毒的各型间无交叉免疫 尚无疫苗,预防以隔离为主 一般病例临床表现 潜伏期2~7天 急性起病,发热 发热1-2天后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 预后良好,不留后遗症。 疱疹性咽峡炎 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可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 流行概况 1969年EV71首次从加利福尼亚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婴儿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出来。 EV71 病毒分离出来后,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报道了EV71 的流行情况,如澳大利亚、瑞典、日本、保加利亚、匈牙利、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中国内陆、香港和台湾地区等。 1975 年保加利亚发生EV71感染大流行,共有705 名患儿受到感染,其中149 例发生了急性弛缓性瘫痪,44 例死亡。 (60.5/10万) 亚太地区 1997马来西亚, 4-8月共发生2628例病例,仅4-6月就有29例病人死亡。 (1103.5/10万)死者平均年龄1.5 岁,病程仅2天。 1998年台湾,129106例,405 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78例死亡,(60.5/10万)死亡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肺水肿和出血;2000年,80677人感染,291例重症感染者,41人死亡, (50.8/10万) 2001年,389例重症感染,55人死亡。 1999 年澳大利亚佩思,六个月记录6000 例,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症状29 例,包括脑干脑炎、急性松弛性瘫痪、肺水肿。 2000~2003 年,EV71 继续在亚太地区流行,如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越南以及我国深圳地区,2000 年新加坡3790 病例,死亡5 人; (132/10万) 2003 年,越南,26 名幼儿死亡。 2007年山东,39606例,死亡14例, (35/10万)分离病毒中80%为EV71。 截止至2008年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