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蒙山指南
北京云蒙山区野外地质旅行指南
1) 2) 1)
郑亚东 王 涛 张进江
1)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2)地科院地质研究所
§1 概述 云蒙山区位于北京北北东的怀柔和密云县境内,距北京城 65-110 千米。上世纪
80 年代初, 在该区确立了我国第一条低角正断层。特别是 1984 年后,Davis 与郑亚东等合
作研究确立我国第一个变质核杂岩(Davis et al., 1994, 1996a,b), 为洞察华北克拉通深部开拓
一重要窗口,该区成为我国国内外野外地质考察的热点地区之一。
王玉芳(1981)发现水峪低角韧性正断层,报导了下盘的糜棱岩石英组构特征。冯孙
齐等(1983)运用透射电镜对相关糜棱岩进行超微构造研究,根据石英重结晶粒度和亚晶粒
粒度,估计断层形成时的差应力为 76.8-186Mpa 。史兰斌和陈孝德(1984)根据糜棱岩的矿
物组合和标本化学刻蚀面上的石英重结晶粒度,亚晶粒粒度和位错密度等,初步估算相关断
层的形成深度和温度分别为 15 千米和450-500°C,却认为以逆冲运动为主。Ramsay 与 Zwart
(1983) 到此参观时认为王玉芳所定糜棱岩、鞘褶皱和断层泥分别为花岗片麻岩或强变形
岩、重褶皱和第四纪坡积物,断层的运动方式为逆冲。马杏垣先生则在大同举办的全国性学
术会议上公开批评北京大学老师们的错误。然而,王玉芳等(1985)根据宏微观特征系统论
证该断层的正断运动方式。后继的参观者,von der Molen (1984), G. A. Davis (1985)和 B.
Hobbs (1985)都一致认为是低角正断层, 肯定了鞘褶皱的存在, 并明确指出,断层岩的主要类
型为糜棱状花岗岩,其中细粒者为糜棱岩。断层运动学的争论暂告结束。
然而,断层的规模当时尚未查明。上官志冠等(1984)根据氧同位素研究,揭示断层
带内δ18O 值增大了25%,从而判断断层的形成深度和温度分别为 10-12 千米和 320-450°C 。王
玉芳等(1985)根据系统的有限应变测量, 估算断层总位移量为 5. 3 千米。同年,郑亚东等
在这一低角正断层的上盘揭示一中型逆冲推覆构造,寒武系岩层推覆在中侏罗安山质火山岩
系之上, 推覆距离大于 3.5 千米。同时对云蒙山北西侧的推覆构造进行了研究,根据云蒙山
区构造格局和运动方式的对称性,提出热隆-滑覆-推覆构造模式(郑亚东等 1986,Zheng et al.,
1988)。
1986 年后,Davis 与郑亚东等合作研究(Davis et al., 1994, 1996a,b),根据构造与年代学
的研究,确立四合堂的逆冲推覆,提出科迪勒拉型变质核杂岩不对称伸展模式。不同作者的
研究似乎更支持对称的伸展模式(许继峰等 1994, 张建新等 1997 ,王巧云等, 2006, 张家声
等 2007 )。近期的研究趋势是构造、岩石、地化与精细年代学研究的结合, 深化研究变形/
变质作用的温度与压力状态, 相关隆升的热历史, 韧性断层的流变学特征,缩短与伸展体制
的关系与转化低角正断层的形成机制等问题(吴珍汉等 2000, 朱大岗等 2000, 汪洋等 2002,
马寅生等 2002, 王 涛等 2002, 王巧云等 2006, 张家声等 2007, 李建波等, 2010)。
§2 地质构造背景
云蒙山位于华北克拉通内,近东西向燕山山脉与北东向军都山脉的交会处。构造上表
现为北东向云蒙山大背形叠置在东西向密云隆起上。地层发育与华北一般情况相似,太古界
为片麻岩、云母斜长片岩,变粒岩夹角闪岩。元古界长城系、蓟县系和青白口系岩性基本上
可于蓟县标准剖面对比,唯厚度未及其半。寒武系底部为府君山组豹皮灰岩,其上馒头、毛
庄组主要为紫红色泥岩,中部徐庄、张夏组以鲕状灰岩为主,上寒武系主要为泥质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