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驾照交规之安全行车文明驾驶知识.docVIP

2012驾照交规之安全行车文明驾驶知识.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驾照交规之安全行车文明驾驶知识

安全行车、文明驾驶知识 行车前的车辆检查与调整 一、调整座椅、头枕 用右手握住方向盘,左手控制座位调节手柄,前后滑动调整到能将离合器踏板和行车制动踏板轻松踏到底的位置;将头枕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头枕是为了保护颈部,调整到能支撑自己头部的高度) 二、调整后视镜 调整车内后视镜时,保持正确驾驶姿势,面向正前方,右手握后视镜边缘,调整到转动眼睛时便可看到车后部的情况为宜。 调整外后视镜时,应调至能看到的车体占镜子纵向的1/4,车外物体占镜子纵向的3/4,使地平线位于上下方的中间,尽量能看到后方更远的地方 三、系、松安全带 1.扳动调整钮调整好安全带的高度,缓慢将安全带向下拉,使安全带位于肩与颈根之间,并通过胸部的适当位置,再将搭扣插头插入插座的插孔里。猛拉安全带,检查自动锁止是否安全有效。 2.解脱安全带时,按下搭扣插座上端的按钮,插头便会从插座中脱出。 四、检查操纵装置 1.检查汽车转向盘的自由转动量,最大不得超过30度。 2.检查变速器操纵杆是否在空挡(P档)位置。 3.检查驻车制动器操是否处于制动状态。 4.检查制动踏板和离合器踏板是否能踏到底,踏板与驾驶室地板之间的间隙是否合适。 5.检查加速踏板是否灵活,有无卡滞现象。 五、起动发动机 1.踏下离合器踏板(自动变速器车辆踏下制动踏板),将点火开关旋至起动“START”位置,起动发动机。要是转不动时,可一边轻轻晃动转向盘,一边转动钥匙即可。 2.发动机启动后,应立即松开点火开关,使起动机不致和发动机同时运转。 3.如果发动机不能立即起动,连续起动时间不能超过10秒,应间隔30秒再重新起动。 六、停熄发动机 将钥匙转到“ACC”位置,发动机熄火,长时间停车时,应将发动机熄火,否则不仅浪费燃料,还会增加发动机的磨损。 3.2 驾驶人心里和生理对安全行车的影响 一、驾驶人安全心理知识 交通安全与驾驶人的心理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驾驶人的心理因素是安全行为的决定因素。驾驶人在驾驶车辆时,只有保持良好的心理特征品质,才能保证行车安全。 驾驶人的气质与安全行车的关系 驾驶车辆时积极的一面 驾驶车辆时消极的一面 多血质 动作迅速敏捷、胆大心细、机动灵活,对道路条件适应快,应变能力强 注意力易转移,感情易变化,耐久力较差 胆汁质 精力旺盛、胆大粗心、不易疲劳、反应迅速敏捷 往往争强好胜、超速行车、强行超车、争道抢行、情绪急躁 粘液质 小心谨慎、行动迟缓、遵章守纪、不急不躁、自制力强 遇突然情况应变力差、反应迟钝、固执呆板 抑郁质 观察细致、谨慎、敏感、能遵章守纪 处理情况犹豫不决、行动慢,遇危险心慌失意,面临险情时往往极度恐惧。 1.驾驶人积极的心理活动能保障安全行车,而消极的心理活动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2.驾驶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对交通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特征表现在驾驶车辆时头脑清醒,判断准确,反应迅速,操作敏捷,行动果断。 3.驾驶人因年林、性别、身高、经验上的不同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驾驶人只有根据自己个性差异,适时地把握自己,不断努力克服弱点,弥补不足,才能减少行为错误,最大限度地避免交通事故发生。 4.驾驶人在行车时要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养成优良的性格是安全行车的重要条件。 5.驾驶人应具有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性等基本的意志品质和一定的注意转移、分配能力,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安全地驾驶车辆。 二、驾驶人生理状况与安全行车 1.驾驶疲劳对驾驶人的影响 (1)驾驶疲劳对外表征兆 驾驶人长时间坐在固定的座位上驾驶,动作受到一定范围的限制,由于长时间高度集中和忙于判断车外刺激信息,精神状态格外紧张,从而出现驾驶疲劳。疲劳驾驶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一个潜在的重要因素。 征兆 轻微疲劳 烦烦打哈欠、眼皮沉重、换挡不及时、不准确 中度疲劳 眼睛痛,口干舌燥、全身发热、驾驶车辆走神 重度疲劳 出现瞬间意识模糊。头不由自主地往下 (2)形成驾驶疲劳的原因。 形成驾驶疲劳的主要原因 睡眠质量 睡眠不足,睡眠效果不好、睡眠环境差等 生活环境 家务事多,夫妻不和睦,精神负担重等 车内环境 温度过高或过低,噪声过大,座椅不合适,振动剧烈等 车外环境 路面状况差,交通环境复杂,气候条件不良等 运行条件 长时间、长距离行车,车速过快或过慢,过于限制到达时间 身体条件 体力、耐久力差,视听能力下降,患有某种慢性病等 驾驶经历 技术水平低、操作生疏、驾驶经验少,安全意识差等。 (3)驾驶疲劳对驾驶人的影响。 当驾驶人每天驾车超过8小时或者从事其他劳动体力消耗过大或睡眠不足,容易出现“过度疲劳”以致行车中困倦瞌睡,四肢无力,不能及时发现和准确处理路面交通情况。 起因 对驾驶人的影响 急性疲劳 长时间连续驾车而发生的暂时疲劳 停车作短暂休息、疲劳就会消失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