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中后期管理.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玉米中后期管理

玉米花粒期管理 陈宏杨 腾飞农业负责人 玉米中后期管理 中耕培土防倒伏 追肥灌水 病虫草害防治 空秆珠处理 去雄 玉米倒伏问题 玉米倒伏对产量的影响较大。这是因为倒伏后植株彼此覆盖,茎叶重叠,因而影响通风透光,光合作用不能进行。特别是在抽穗期倒伏,由于植株上部较重,倒伏后不能直立,影响授粉,引起空穗或缺粒,造成大幅度减产,若灌浆以后倒伏,接近地面的茎、叶、果穗在高温和雨水的影响下而发生霉烂,造成减产。 茎倾斜 玉米倒伏原因除气象因素外,还有以下四个原因: ①种植密度过大,田间封行过早,叶片郁蔽严重,光合作用受到抑制,节间增长,茎秆表皮细胞延长,消弱了茎秆机械组织的坚韧性,以至倒伏。 ②肥水管理不当 尤其是拔节期间,水肥供应过于充足,特别是氮肥施用过多,造成茎叶徒长,基部植株密度过大,易引起倒伏。 ③病虫害的影响 玉米螟等蛀食茎秆后易引起茎秆折断,茎腐病也会引起玉米折倒。 ④品种选用不当 一般审定的杂交种抗到能力较强,但若植株太高的品种,则易发生倒伏。 花粒期防倒伏 防止玉米倒伏:一是中耕培土。二是在大喇叭口期喷施生长调节剂,降低植株高度。注意要严格按用药时期、用药量及操作方法使用,不宜过早或过晚,过早影响穗的分化,过晚起不到降低玉米植株高度的效果。 中耕培土 穗期中耕一般两次,深度以2—3cm为宜,以免伤根。 ①促进根系(气生根)生长, 防倒伏 ②清除杂草。 ③有利于排灌 注意:干旱、无灌溉丘陵地区,不易培土。 多雨、地下水位高地区,效果明显 二、追肥灌水 此期玉米耗水量占总耗水量的50%左右,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低于70%就要浇水。 灌好两次关键水:第一次在开花至籽粒形成期,是促粒数的关键水;第二次在乳熟期,是增加粒重的关键水。 二、追肥灌水 花粒期灌水要做到因墒而异,灵活运用,沙壤土、轻壤土应增加灌水次数;黏土、壤土可适时适量灌水;群体大的应增加灌水次数及灌水量。 籽粒灌浆过程中,如果田间积水,应及时排涝,以防涝害减产。 三、病虫草害防治 主要病虫: 穗腐病、丝黑穗病、大小斑病、弯孢霉菌叶斑病、和锈病、茎腐病、、瘤黑粉病等。 玉米螟、黏虫、蚜虫等。 穗腐病 玉米穗腐病主要在果穗和籽粒上发病,被害果穗顶部或中部变色,并出现暗褐色、黄褐色霉层。 药剂防治措施:抽穗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重点喷果穗及下部茎叶,隔7天再喷1次。 另外可在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侵种24小时。浸种后用清水冲洗即可播种。 丝黑穗病 大、小叶斑病和弯孢霉菌叶斑病 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侵染叶鞘和苞叶,小斑病除为害上述部位外,还可为害果穗;弯孢霉菌叶斑病为害叶片,统称为“玉米叶斑病”。 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喷雾,每隔5~7天喷1次,连喷2~3次,可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展。 玉米螟 玉米螟又称玉米钻心虫。对玉米的主要为害为幼虫蛀入玉米主茎或果穗内,使玉米主茎折断,造成玉米营养供应不足,授粉不良,致使玉米减产降质。 玉米螟的危害,主要是因为叶片被幼虫咬食后,会降低其光合效率;雄穗被蛀,常易折断,影响授粉;苞叶、花丝被蛀食,会造成缺粒和秕粒;茎秆、穗柄、穗轴被蛀食后,形成隧道,破坏植株内水分、养分的输送,使茎秆倒折率增加,籽粒产量下降。玉米螟适合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育,冬季气温较高,天敌寄生量少,有利于玉米螟的繁殖,危害较重;卵期干旱,玉米叶片卷曲,卵块易从叶背面脱落而死亡,危害也较轻。 防治措施 越冬期:处理越冬寄主秸杆,在春季越冬幼虫化蛹,羽化前处理完。 抽雄前:掌握玉米心叶初见排孔、幼龄幼虫群集心叶而未蛀入茎秆之前,采用1.5%的锌硫磷颗粒剂,直接丢放于喇叭口内均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人工摘除:发现玉米螟卵块人工摘除田外销毁。 生物防治:释放赤眼蜂。 灯光诱杀:利用高压汞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玉米 螟成虫。开灯时间为7月上旬~8月上旬。 赤眼蜂是一种卵寄生性昆虫天敌。用于防治玉米螟,安全、无毒、无公害、方法简单、效果好。在玉米螟产卵期释放赤眼蜂,选择晴天大面积连片放蜂。放蜂量和次数根据螟蛾卵量确定。一般每公顷释放15万~30万头,分两次释放,每公顷放45个点,在点上选择健壮玉米植株,在其中部一个叶面上,沿主脉撕成两半,取其中一半放上蜂卡,沿茎秆方向轻轻卷成筒状,叶片不要卷得太紧,将蜂卡用线、钉等钉牢。应掌握在赤眼蜂的蜂蛹后期,个别出蜂时释放,把蜂卡挂到田间1d后即可大量出现。   放蜂时间在当地玉米螟化蛹率达到20%后10天第一次放蜂,间隔1周后第二次放蜂。 化学防治:用80%敌敌畏乳油600-800倍液滴花丝基部。在灌浆中后期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