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上海市场银保产品状况调研.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909-上海市场银保产品状况调研

2009年9月 上海市场银保产品状况调研 上海分公司企划部 2009年1-7月,上海银保市场累计保费收入134.6亿元,比去年同期同比下降6%,扣除08年人保健康的非常规发展(1-7月累计保费收入34.9亿元),上海银保市场同比增长24%。 上海保险市场的主体公司均有大幅增长,新华、泰康表现依旧抢眼,国寿、平安则一改去年银保业务的颓势,强劲的增长势头维护了其在上海保险市场的主导地位,华泰、国华的异军突起则见证了上海银保市场的激烈竞争。 金融风暴的影响尚未消散,监管的力度日益增强,08年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三足鼎立的局面到了09年则变成分红险一枝独秀。期缴业务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新华依然是期缴市场的主导,泰康则从6月开始加大期缴业务的推动力度,一举超过我司,排名上海银保期缴市场第二位,太保、国寿等公司也均已开始重点推动期缴业务,我司前期建立的优势在逐步缩小。 调研背景 市场概况 机遇与挑战 产品趋势预测 上海银保市场产品状况调研 09年1-7月银保总保费较去年同期小幅下滑 上海银保市场历年保费走势 单位:亿元 上海银保市场份额历年走势 2009年1-7月,上海银保市场累计保费收入134.6亿元,比去年同期同比下降6%,扣除08年人保健康的非常规发展因素(08年1-7月累计保费收入34.9亿元,09年同期只有不到0.01亿元),上海银保市场同比增长24%。 09当年1-7月银保市场份额为45%,比去年同期下滑2%,主要原因也是人保健康08年的非常规发展。 1-7月的银保占比相比2006年已上升15个百分点,上涨明显,银保期缴业务规模在逐步扩大,预计随着续期保费的增多,市场份额会继续提升。 09年开门红后上海市场银保逐步收缩 上海银保市场各月保费走势 单位:亿元 09年1-2月,银保单月保费均超过去年同期,2月份更是到达历史新高31.2亿元. 3月份开始,银保保费规模逐渐缩小,当月保费均低于去年同期,主要的原因是人保健康08年3月份开始银保业务逐渐扩大规模,且所占市场份额很大. 市场主体公司保费均有大幅度的增长 1.6% 464.8% 21046 中意 17 1.6% 54.8% 21392 信诚 16 1.7% -49.6% 23000 太平 15 1.8% -64.2% 24653 联泰 14 1.9% 131.7% 25492 恒康天安 13 1.9% -58.4% 25916 生命 12 2.1% 1164.4% 28232 正德 11 2.1% -- 28403 幸福 10 2.2% 1494.2% 29979 英大 9 2.9% 1.0% 38644 人民人寿 8 3.3% -38.8% 44990 太保 7 6.0% 3234.2% 80308 国华 6 8.1% -- 109580 华泰 5 11.1% 164.6% 149029 平安 4 14.1% 38.2% 189770 国寿 3 15.6% 18.9% 209996 泰康 2 15.8% -13.6% 213239 新华 1 份额 同比 1-7月 公司名称 排名 除新华和太保外,排名前十的公司1-7月银保业务累计保费均有大幅增长. 新华前期由于期缴业务推动力度过大,趸缴业务一度受到影响,开门红过后,新华开始调整产品结构,降低期缴产品的占比,6月开始重新抢回被国寿占领的行业首位的位置.太保为持续提升内涵价值,主动降低银保趸缴产品的销售,保费出现大幅度下滑. 新近成立的公司华泰、国华、英大泰和、正德等公司,为争取市场份额,提升公司知名度,大力推动银保业务,保费较去年同期增长均在10倍以上. 单位:万元 新的经济形势下各公司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应对不足 竞争力减弱 强势扩张 抢占份额 平安:依靠前期储备的平滑资金,坚持万能产品的高结算利率,实现银保业务高速增长. 英大泰和:扩充50名客户经理,加大银保业务推动力度. 华泰、国华、正德等:新进入上海市场,依靠银保业务的高投入占领市场份额,提升公司的知名度. 部分外资公司面对新的经济及监管环境,反应较慢,依然坚持万能或投连产品等投资型产品,保费收入大幅下滑 部分公司在产品或者手续费方面竞争力较差,无法获得银行优质网点,银行销售积极性不高,人员流失严重,业务进展不理想. 新华:期缴业务短期转向长期,推出新的5年期产品 泰康:投资型产品转向保障型产品,停售万能险,加大期缴产品的推动力度,推出新的5/10年期期缴产品 太保:趸缴产品向期缴转型,开始逐步考核期缴业务 转型中坚持价值成长 各公司主打产品在保费中的占比 54.63% 11715 邮储、农行 趸缴 万能 太平 盈利多2007 19.32% 24.01%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