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发掘与改善.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问题发掘与改善

* QC手法与运用 (问题发掘与对策) VMTA总是 为 您 设 想 技术的健峰 真心的服务 网址:www.VMTA.com 大纲 壹、P D C A管理循环由来。 贰、QC手法与运用。 (问题发掘与对策) 壹、P D C A管理循环由来- 1/6 一、演进: a.PDCA循环原先系为Walter Shewhart在1930 年代所提出的构想。 b.后来,在1950年代被W.Edwards Deming 采纳发展成产品质量改善的品管观念。 c.戴明博士强调研究、设计、生产与销售活动之 间不断的互动,对公司产品质量及满足顾客需 求有很大的贡献。 d.基于此理念,戴明博士提出了一套持续循环不 断的循环,就是所谓的“PDCA”管理循环,又 称为戴明循環(图示如下页)。 壹、P D C A管理循环由来- 2/6 P D A C P:PLAN(计划) D:DO(执行) C:CHECK(检核) A:ACTION(对策) 壹、P D C A管理循环由来- 3/6 二、QCC活动简史 1.发展关系图 2.日本科学技术联盟(JUSE)1950年邀请戴明博士指导 统计质量管理(SQC)并引进戴明循环观念,这是日本 企业首次接触之“不断改善的品管观念”。 日本 台湾 美国 QCC、CWQC SQC SQC QCC、CWQC SQC: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 QCC: QUALITY CONTROL CIRCLE CWQC:COMPANY WIDE QUALITY CONTROL 壹、P D C A管理循环由来- 4/6 3.1960年日本举办第一次全国质量月活 动。 4.1962年日本石川博士提倡以现场领班 、班长为中心组成读书会共同研习应 用品管技巧,并成为品管活动的核心 ,各工厂纷纷响应展开了QCC活动。 壹、P D C A管理循环由来- 5/6 5.现今品管活动已经演变成促进公司全 体员工工作改善的管理工具,也就是 所謂全面质量管理(TQM)。 6.台湾顺风工业公司于1967年首次自日 本引进QCC。 7.1970年日本QCC创始人石川博士来台 演讲,并主持本国第一届品管圈成果 发表大会。 (TQC:TOTAL QUALITY CONTROL) 壹、P D C A管理循环由来- 6/6 8. 「小组会议」活动,其实就是  「 QCC活动」 9.TQM活動三大要点 : 一、前言 Q C(QUALITY CONTROL) 是一种持续改善工作的活动,通常是由一群工作性质相似 之同仁,运用改善的手法,解决身边不合理、无效率、流 程繁琐、无谓浪费等使顾客、上司、同仁或自己感到不满 之事物的行动作为。因此熟稔此手法必可强化同仁的 (1)问题意识 (2)改善意识 (3)改善手法 使各单位营运能更顺畅,进而达到改善企业体质之目的。 贰、QC手法与运用(问题发掘与对策)- 1/6 避免再 发生 成效 如何 改善 方法 二、日常营运过程中, 我们心中须经常存着 要因 大小 问题 原因 优先 解决 目前 问题 贰、QC手法与运用(问题发掘与对策)- 2/6 对策 现象 当观察到….或 发现….……时 此现象正常否?跟 标准或目标之差异? 发生异常的原因? 如何改善与控制发生异常的原因? 问题 原因 确认并定义问题 分析原因5次WHY 设定目标、解决方案 三、问题发掘与对策程序- 3/6 P D 改善是持续 永不间断的 计划 (P) 执行 (D) 检核 (C) 对策 (A) 标准再提升? 成效检核 NG 标准化对策实施 O K 重回问题 分析与解决 (A) (C) 四、改善的基本管理循环- 5/6 对策 计划 检核 执行 P ( Plan,计划) 从『有什么问题』到『有什么方法』这一连串改善方案的制定。 D ( Do,执行 ) 依P之改善計劃执行改善。 A(Action,对策)研拟出具体之标准作法(SOP),并全面执行SOP,使改善的成果继续 保持,若SOP不合时宜时则重回P。 C ( Check,检核)针对『改善效果如何?』做查核检讨。 五、问题改善的步骤- 6/6 发掘 问题 选定 主题 要因 分析 搜集 数据 分析 数据 拟定 对策 实施 对策 成果 确认 标准 化 目标 设定 P D C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