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绍兴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上虞市“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规划方案
为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创造优美和谐的生态环境,根据省、绍兴市政府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决定继续开展“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2008年—2010年)。为此,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指导方针
总体要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市委十三届四次会议、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生态文明和生态市为主线,以污染减排和环境整治为重点,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环保工作体制创新、政策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加快形成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集约的增长方式和理性的消费模式,全面加强城乡环境保护,努力促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环境支撑。
总体目标:通过今后三年努力,确保完成“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基本解决目前我市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努力使全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
指导方针:坚持以人为本、讲求实效;坚持污染减排、优化发展;坚持统筹城乡、突出重点;坚持治旧控新、监建并举;坚持强化法治、综合治理;坚持依靠科技、创新机制;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坚持落实主体、强化责任。
二、八个方面的具体工作目标
到2010年,实现以下八个方面具体工作目标:
(一)污染减排工作目标:
——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比2005年下降15.1%以上;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2005年下降15%以上。
(二)工业污染防治工作目标:
——重点工业污染源实现稳定达标排放,“飞行监测”达标率达80%以上;
——基本完成重点区域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生态化改造。
(三)城乡污水、垃圾及其他固体废弃物处置工作目标:
——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2%以上,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率达到72%以上;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3%以上,工业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97%以上,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达到100%,污水处理厂污泥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置。
(四)农业面源和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目标:
——完成年存栏猪100头以上、存栏牛10头以上畜禽养殖场(户)排泄物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
——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45万亩,农药减量控害增效示范面积达到30万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使用面达90%以上,肥料、农药利用率分别提高5%;
——提升标准农田总体地力,建立农田土壤污染修复示范区,示范区内农田土壤重污染区污染程度降低8%,中、轻污染区污染程度降低5%左右。
(五)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工作目标:
——环境统计重点调查企业中占90%以上污染负荷的企业全面安装在线监测监控装置,并与环保部门联网,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数据上传率、准确率均达90%以上;
——环境监测机构、执法监察机构达到国家标准化建设和省、绍兴市规定要求;
——环境污染突发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高,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六)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目标:
——森林覆盖率达到40%,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以上;
——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4平方公里,实施“百里清水河道”工程150公里。废弃矿山生态治理率达90%以上。实施绿色通道工程,完成国、省道边坡复绿。“青山白化”治理率达97%以上。
(七)环境质量目标: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50%以上。地表水市县交界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50%以上。县(市)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
——全市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天数大于292天/年;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小于55分贝;
——废旧放射源安全收贮率达到100%,确保辐射环境安全。
(八)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
——达到省级生态县(市)标准,全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有所上升。
三、十一个方面的工作任务
(一)确保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
1、健全污染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三大体系。全面完成第一次污染源普查任务。进一步加强污染减排统计、监测、核查、预警、考核和公告等制度建设。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定期召开污染减排形势分析会。督促企业建立污染物增量、减量、变量等“三量”台账。
2、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减排。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推进化工、印染等重污染产业优化升级,道墟、曹娥等重点乡镇(街道)、两区制定重污染项目强制性淘汰计划,分批分阶段对一些高污染、高风险、高能耗、低效益的项目实行强制淘汰,减少染料、医药、农药及中间体产业比重。扩大集中供热范围,淘汰集中供热区域内的燃煤蒸汽锅炉。实行建设项目行政许可与减排绩效挂钩制度,在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审批中,严格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
3、加快治污工程建设落实减排。加快污水处理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