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地貌讲义提要.doc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质地貌讲义提要

地质地貌讲义提要 《自然地理学I》的学科定位 绪 论 1 地质学简介 1.1 前 言 1.2地质学的研究对象 一、地质学的研究对象 1、地质学: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及其演变的一门自然科学。它主要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发展历史和演化规律。 2、研究对象:研究地球,但由于技术条件的制约主要研究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上部) 3、资料来源:矿物、岩石、化石及用地球物理化学数学航天等获得的信息等。 4、地质学学科体系 (1)基础地质学体系: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及其演变的一门自然科学。其中有三个方面的研究内容被许多地质学家称之为基础地质学的“三大支柱”:地壳的物质组成;地壳的构造变动;地壳的发展历史及演化规律。 (2)应用地质学体系(3)交叉、综合、及新兴地质学体系(略) 二、地质学的研究任务 三、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1、自然科学研究的共性: 2、地质学的特点: (1)悠久的时间; (2)广阔的空间;(3)繁多的因素;(4)广泛的应用。 3、地质研究方法: *历史比较法(现实比较法)——“将今论古”:“现在是认识过去的一把钥匙”(莱伊尔名言)。用现在的地质作用造成的现象与地球上保存的地质现象相对比,探讨过去的地质作用和过程;(4)吸纳其他学科知识。 四、地质学的发展(了解) 1、著名英国地质学家莱伊尔(Charles Lyell,1797——1875)在19世纪提出:“The present is the key to the past .”大大地促进了地质学的发展。 2、地质学的发展经历了三次大的论战:1、火成论对水成论;2、渐变论与灾变论;3、活动论与固定论。 3、大地构造学经历了:地槽-地台——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构造。 五、中国地质学的成就 六、地质学的展望 地貌学简介 一、地貌及地貌学 1、地形与地貌的差异 地貌与地形,含义基本相同,但又有差异; 不同的地形有着不同的成因。地貌不仅是地球表面起伏的形态,而且还包括形成这些起伏的原因和过程; 仅研究地球表面起伏的是地形学;既研究地表起伏,又研究其起伏原因和过程的才是地貌学; 地形有正地形与负地形之分,正地形:相对高起的地形;负地形:相对低下的地形; 地貌有顺地貌与逆地貌之别,顺地貌:地貌形态与地质构造一致;逆地貌:地貌形态与地质构造不一致。 2、地貌学概念及其研究对象 地貌学概念:是研究地表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发育规律的科学。 地貌学的研究内容:地貌的形态特征及物质组成;地貌的形成机理;演化规律,内部结构和空间分布特点 二、地貌学研究方法;三、地貌学的学科分类;四、地貌学的发展;五、地貌学的实践意义(略) 地球、地球的结构 一、地球的形状 1、通常,地球的形状不是指地球自然表面的真实形状,而是指大地水准面(Goid)的形状。 2、大地水准面(体):平均海平面,连同其延伸面,所构成的封闭的曲面。 3、对地球形状的几点认识: 大地水准面不是一个稳定的旋转椭球面; 地球赤道横截面不是正圆形; 赤道面不是地球的对称面; 北极凸、南极凹、北半球凹、南半球凸; 地球形状反映其内部物质状态还未达到稳定平衡状态; 尽管如此,但从太空中看地球,她仍然是十分正的球体 地球各部分的物质量存在差别是大地水准面偏离椭球面的原因; 大地水准面起伏,可能是地幔物质差异的表现或是地球内部对流的表现; 大地水准面是外营力地貌过程的一个重要的基准面; 平均海平面表示的大地水准面是陆地的终极侵蚀基准面(内陆河流除外) 二、地球的基本参数 赤道半径:6378.16km 极半径:6356.78km 平均半径:6371km 扁率:1/298.25 赤道周长:40075.24km 子午线周长:40008.08km 面积: 5.1亿KM2(海洋面积3.61亿KM2 (71%)+陆地面积1.49亿KM2(29%)) 体积:1083.16亿KM3 大陆平均高度:850M 最高峰:8844.43M 海平均深度 3729M 最深海:11033M 三、地球的表面形态 1、地球表面形态的基本特征: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不平; 地表分为:海洋71% 、 陆地29%; 海陆分布不均匀性; 海陆分布的对称性:(大陆星) 大陆轮廓可以吻合:大地原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分开了; 大陆与海洋分别代表了地表两个不同性质的水平面。这表明大陆、海洋的深部地质状况有着很大的差别; 地表普遍存在“泛对称现象”; 地球表层虽然起伏较大(约20千米),但相对于其广大的面积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地表起伏是产生垂直带的原因。 2、岛屿 岛屿:被水所环绕,但面积远小于大陆的小块陆地,称为岛屿。 海洋中的岛屿可根据它与附近的大陆在地质构造上的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