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医学心理学2心理学的学派简介.ppt
心理学的学派简介 雷雨 构造主义 奠基人:冯特(德国) 代表人物:铁钦纳 主张: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激情状态三种元素。 感觉是知觉的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激情是情绪的元素。 研究方法:内省法,即“自我”对其内在经验感受的观察和分析来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冯特 铁钦纳 二、机能主义 创始人:詹姆士(美国) 代表人物:杜威、安吉尔。 主张:研究意识,将意识看成川流不息的过程,即意识流。 意识是个人的,是永远变化的,连续的和有选择性的。 意识的作用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詹姆士 二者比较 构造主义:强调意识的构成和成份。 关心什么是思维。 机能主义: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 关心思维在人类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三、行为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 又叫环境决定论。 代表人物:华生。 特点:1、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 2、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的方法。 华生 强调以客观的观察和测量来记录人的行为,意识不能测量,不在研究范围之内。 构成行为的基础是个体的反应,而某种反应的构成是与相关刺激有关的。 个体的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生活中习得的。 格式塔心理学 又叫完形学派。 产生于1912年。 创始人:韦特海默。(德国) 主张:反对将意识看成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韦特海默 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 部分相加不等于全体。 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例如:音符与乐曲 分析个别音符的性质,并不能了解整个乐曲的特点。 五、精神分析学派 又叫心理动力学派。 创始人:奥地利的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 主张:重视异常行为,主张研究无意识现象。 力比多:心里深处的某种欲望和动机。 研究方法:自由联想、催眠、释梦。 催眠术 催眠术(hypnotism,原自于希腊神话中睡神许普诺斯 Hypnos的名字) 是以人为诱导(如放松、单调刺激、集中注意、想象等)引起的一种特殊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心理状态。科学家已对这一现象研究了150多年,但到底也没能弄清楚其真谛。 有的理论家认为,催眠术打开了通向潜意识的大门,有的倾向于认为,恍惚是非睡非醒的心理边缘状态,有的干脆称之为伪科学。但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人处在催眠状态下最容易接受暗示,可以让他做出一些乃至最为暴戾的举动,因为那个时候,大脑、甚至身子开始身不由己。催眠术究竟是真是假,一些研究知觉边缘状态的专家通过类似的试验解开了其中一些不为人知的谜团。 弗洛伊德 人本主义心理学 起源于美国。 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强调人的自主作用。 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研究人的自身发展潜能,研究人类异于动物的一般复杂经验,如动机、价值、快乐、爱情等。 马斯洛和罗杰斯 需要层次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对人持有乐观的看法,认为人类的本性是善良的,是蕴藏无限潜力的,因而主张改善环境以利于人性的充分发挥,以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故又叫自我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创始人:奈塞尔,《认知心理学》。 把人看成一个信息加工系统或是信息加工器。认为认知过程就是信息加工。即研究感官的信息接收、信息储存、提取、运用的过程。 将人脑看成一台电脑,如记忆的过程是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认知心理学则看成是编码、存储和加工、提取的过程。 精神分析理论 一、潜意识理论 是精神分析理论的奠基石。 1、潜意识,又叫无意识。 2、前意识,缓冲区。 3、意识,与语言有关。 大部分的日常行为受潜意识的驱动。 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原动力。 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又称原我,是与生俱来的最原始的部分,包含攻击和破坏两种原始性的冲动。是非理性的心理活动,遵循“快乐原则”,不理会社会道德及规范。 自我,是个体出身以后,通过于外界现实环境接触由本我分化发展而来的。遵循“现实原则”,调节本我与超过之间的矛盾。 超我,包括理想和良心两个方面。 理想:要求自己的行为符合自己理想的标准; 良心:规定自己的行为免于犯错的标准。 遵循“至善原则”。 性本能理论 人类最基本的本能: 爱的本能:力比多,性欲的冲动。目的保持人类的繁衍,个体生存。 死亡本能:人类心理中的攻击、破坏、敌视、仇恨等。 人一生性心理发展五个阶段 口欲期(0-1) 肛欲期(1-3) 性蕾期(3-6) 潜伏期(7-青春期) 生殖期(青春期以后) 口欲期(0-1岁) 未受限制,成年后会倾向于乐观、慷慨、开放和活跃等积极的人格特征。 受限会倾向于依赖、悲观、被动、猜疑和退缩等消极的人格特征。 肛欲期(1-3岁) 不加以限制,成年后性格倾向于肮脏、浪费、凶暴、无秩序。 如果严格加以限制,成年后性格倾向于清洁、忍耐、吝啬、强迫性。 性蕾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