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进国外大城市的贫民窟:忘不了他们脸上写满的期待
走进国外大城市的贫民窟:忘不了他们脸上写满的期待
印度达拉维贫民窟内的一位居民,呆滞的眼神仿佛在诉说生活的艰难。本文图片 人民日报
2016年8月30日,在肯尼亚内罗毕的马萨雷贫民窟,一名学生经过学校旁的一条小巷。
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市郊一处贫民居住区,一个少年骑着骆驼在街上行走。
当地时间2014年5月3日,肯尼亚内罗毕,基贝拉贫民窟进行街道拓宽工作。
亚里士多德说:“人们为了生活来到城市,为了更美好的生活而留在城市。”然而,在大都市鲜花着锦之盛的背后,还有贫民窟里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配套设施的发展并没有追上城市扩张的脚步,贫民窟化正在成为城市化的同义词。本报驻外记者近日相继走进国外大城市的一些贫民窟,近距离观察那里的生存状况。
纽约旁边有个亨特镇
本报驻美国记者 李秉新
来到与纽约市城区拉瓜迪亚机场仅一水之隔的布朗克斯区亨特镇,很难把眼前破败不堪的建筑同纽约这座世界级都市联系在一起。但事实就是如此残酷,亨特镇与曼哈顿直线距离不过2公里。
亨特镇在历史上以农业种植为主,1895年至1900年期间,开始有大批纽约曼哈顿居民涌入居住。到了20世纪初,纽约地铁建成,地铁站修到了附近,城市功能逐渐建立起来,一些公寓楼和别墅在该地区北部拔地而起,南部则成为纽约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工业区。
20世纪70年代后,亨特镇逐渐成为纽约的废品回收地和废旧汽车处理厂,大量的报废汽车被堆积在这里。随着经济结构逐渐改变,居民结构也发生巨大变化,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统计数字显示,亨特镇人口有2.72万,面积4.27平方公里,白人和亚裔分别只占1.3%和0.7%,黑人占22.2%,中南美洲人占74.6%。政府长期为人诟病的种族政策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贫富两极分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衰落,稍微有固定收入的居民纷纷搬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亨特镇经济更是一落千丈,曾经的一家小炼钢厂濒临倒闭,只有农副产品批发业、废品回收业和废旧汽车改装业留了下来,在经济结构上已经处于最低端水平。失业和教育设施的缺失使亨特镇目前已经成为纽约吸毒、抢劫和强奸等犯罪案件最多的地区之一,在此居住的人们处在极度贫困状态——一多半人口生活在联邦政府设定的贫困线以下,挣扎在被社会忽略和遗忘的角落。
汽车改装厂修车工胡安37岁,是加勒比小国伯利兹的一名黑人,上世纪90年代来到美国,现在是6个孩子的父亲。他边干活边介绍说,他来到美国后在大城市没有工作,住不起房子,只能到城市边缘地区寻找出路。后来辗转定居在亨特镇,在修车铺学了修车技能勉强有些收入,住在政府的廉租房里,水电和煤气免费,一家老小勉强维生。他说:“根本不敢想象将来的生活会怎样,如何抚养6个孩子长大。”虽然生活紧巴巴的,但胡安还是个乐天派,天生一副好嗓子,除了平时上班修车外,他在业余时间就到一些繁华街区自弹自唱挣点外快,自娱自乐的同时还能贴补家用。
据了解,位于亨特镇南部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是美东地区最大的农副产品集散地之一,是该镇仅有的亮点,本应为当地财政做出较大贡献,但仅靠批发市场的税收和盈利已经难以改变目前亨特镇的积弊。此外,只有积极调整当地产业结构,引进大量投资,增加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才能彻底改变目前状况。这在美国能做得到吗?
(原题为《纽约旁边有个亨特镇》)
孟买达拉维的辛苦谋生
本报驻印度记者 苑基荣
印度最大金融中心孟买,是印度房价最贵的城市,住着印度最富有的人群。然而,闪闪发光的玻璃幕墙和镀金豪华建筑却被低矮的贫民窟包围其中。
19世纪末,随着陶瓷厂等工厂的建立,一批印度南方贫民涌入孟买,到了20世纪30年代经济萧条时期,大批无家可归者又来到这里安营扎寨,最终形成了亚洲最大贫民窟——达拉维。现在的达拉维面积仅约2平方公里,人口却超过100万。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曾是臭名昭著的犯罪中心,现在已转变为所谓的“亚洲最大小商品制造中心”。
狭窄的街道有的地方宽不足一米,开放式排水管,刺鼻的臭味,悬在空中杂乱的电线,抬头只见一线天,偶尔出现的呆滞眼神都在诉说着生活的艰难。然而,这里却是一个巨大的商业区,狭窄街道两边都是一个个小店铺和手工艺作坊。
侯赛因生于斯,长于斯,已经是达拉维的第三代,现在的他是一位塑料垃圾回收商。“原来人们只是住在这里,现在商铺作坊要比住宅多。随着业务的拓展,越来越多富起来的贫民开始移居到其他住宅区。人们就将他们的居住地改造为工厂或商店。”侯赛因告诉本报记者。
有6万多个住户拥挤在达拉维的贫民窟内,其中大部分为小作坊。人们在一楼工作,二楼居住,楼顶和楼道及小巷被用来堆放原料,还有的人直接就住在白天工作的作坊里。据孟买市政府数据显示,达拉维有大约1.5万个小手工加工厂,这些作坊和小工厂每年创造6亿到10亿美元的产值。
走进一个小作坊,可以看到十几名青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