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学习笔记11法制史 呕心沥血整理(可编辑).docVIP

司法考试学习笔记11法制史 呕心沥血整理(可编辑).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司法考试学习笔记11法制史 呕心沥血整理(可编辑)

司法考试学习笔记11法制史 呕心沥血整理 1.社会条件 盛世,为改革刑制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2.直接起因 文帝十三年缇萦上书。(缇萦替父受刑) 3.内容 (1)文帝 1.黥刑改为髡钳城旦舂(去发系圈服苦役5年) 2.劓刑??笞三百; 3.斩左趾??笞五百; 4.斩右趾??弃市死刑。 宣布了废除肉刑,具有重要意义。但也有由轻改重的现象,班固称其为“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杀之”。 (2)景帝 笞三百??笞二百; 在文帝基础上对肉刑制度作进一步改革,使得刑制改革又向前迈了一大步。 笞五百??笞三百。 颁布《?令》,规定笞杖尺寸,以竹板制成,削平竹节,以及行刑不得换人等。 4.意义:为结束奴隶制肉刑制度,建立封建刑罚制度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汉律的儒家化 “上请”与“恤刑” 1 “上请”。??向皇上请求减免 2 “为政以仁”相标榜 “亲亲得相首匿” A.汉宣帝时期确立。 B.卑幼亲属匿尊长亲属,不追究刑事责任。尊长亲属首匿卑幼亲属,罪应处死的,可上请皇帝宽贷(子不教父子过)。(三)汉代司法制度 1.司法机关 汉承秦制 2.监察机关 (1)中央 1.御史大夫(西汉,同秦) ;2.御史中丞(东汉); 3.西汉武帝以后设司隶校尉,监督中央百官与京师地方司法官吏; (2)地方 西汉武帝以后设刺史,专司各地行政与法律监督之职。 3.诉讼制度 《春秋》决狱??董仲舒 1.特点是依据儒家经典《春秋》等著作中提倡的精神原则审判案件,而不仅仅依据汉律审案。(儒家思想也作为审判依据) 2.强调审断主观动机;“论心定罪”(提供了司法审判积极补充,但为司法擅断提供了依据) 3.着重考察动机的同时,分别首犯、从犯和已遂、未遂。 “秋冬行刑” 1.据“天人感应”,除谋反、大逆等,规定春、夏不得执行死刑,一般死刑犯须在秋天霜降以后、冬至以前执行。 2.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唐律规定“立春后不决死刑”,明清律中的“秋审”制度亦溯源于此。 五、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制??礼法结合进一步发展 (一)魏(220-265)律(三国时期) 1.改革汉律,做《魏律》(或《曹魏律》)18篇 2.将《法经》的“具律”改为“刑名”置于律首 “八议”入律 (减免制度) 魏明帝以《周礼》“八辟”为依据,正式规定了“八议”制度。1.议亲2.议故3.议贤4.议能5.议功6.议贵7.议勤8.议宾(前朝皇室) (二)《晋律》(“准五服制罪”) 1.张杜注律 张斐、杜预为《晋律》作注,经晋武帝批准颁行,与《晋律》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故《晋律》及该注解亦称“张杜律”。 2.“准五服制罪” (1)《晋律》与《北齐律》中相继确立。 (2)以丧服为标志区分亲属范围和等级的制度。依亲属近远关系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近??破,远??好) (3)服制可以用于确定继承与赡养等关系和亲属相犯时确定刑罚轻重的依据。 (4)影响广泛,直到明清。 3.《晋律》20篇 西晋武帝颁布《晋律》(《泰始律》)20篇。 4.加法例律 :在刑名律后增加法例律,丰富了总则。 (三)南北朝之北魏(386-534) 1.《北魏律》20篇。 2.“官当”入律 (1)以官职爵位折抵徒罪。 (2)正式出现在《北魏律》与《陈律》中 3.北魏太武帝:正式确立死刑复奏制度(≠复核) 4.改革以往五刑制度,增加鞭刑(北魏为少数民族故用鞭)与杖刑 (四)南北朝之北齐(550-577) 1.正式改廷尉为大理寺,以大理寺卿和少卿为正副长官。 “重罪十条”入律 (隋唐是十恶不赦) 1反逆(造反) 1(隋唐)谋反 2大逆(毁坏皇庙、山陵与宫殿) 2(隋唐)谋大逆 3叛(叛变) 3(隋唐)谋叛 4降(投降) ――――――― 5恶逆(殴打谋杀尊亲属) 4(隋唐)恶逆 6不道(凶残杀人) 5(隋唐)不道 7不敬(盗用皇室器物及对皇帝不尊重) 6(隋唐)大不敬 8不孝(不侍奉父母,不按礼制服丧) 7(隋唐)不孝 ――――――― 8(隋唐)不睦 9不义(杀本府长官与授业老师) 9(隋唐)不义10内乱(亲属间的乱伦行为) 10(隋唐)内乱 ◎《北齐律》规定:“其犯此十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 ◎唐律承袭隋制,将“十恶”列入名例律之中;凡犯十恶者,不适用八议等规定,且为常赦所不原,此即俗语所谓“十恶不赦”。 3.《北齐律》12篇 《北齐律》共12篇,将刑名与法例律合为名例律一篇。 (五)南北朝(南朝420-589,北朝386-581)之刑制改革 规定绞、斩等死刑制度; 规定流刑 (1)把流刑作为死刑的一种宽贷措施。 (2)北周时规定流刑分5等,每等500为基数,以距都城2500里为第一等,至4500里为限; (3)同时还要施加鞭刑; 鞭刑与杖刑 北魏时期增加,后北齐、北周相继采用; 4.废除宫刑 北朝与南朝相继宣布废除宫刑,自此结束了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odk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