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在农家乐在农家典型人物事迹.doc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在农家乐在农家典型人物事迹

乐在农家人物典型一 ——大阳镇得胜村赵艳霞 二十多年的得胜村妇女主任—赵艳霞,她在岗位上,为了得胜村的妇女事业和计划生育工作,含辛茹苦、抛家舍业、勤勤恳恳、没有一点怨言。工作之余,她自掏腰包,购买了扇子、手绢、服装、磁带等设备,组织了一个有二十多人参加的大秧歌队,每天晚饭后在村文化大院进行活动。 自从秧歌队成立以后,村里的社会风气有了很大转变,打麻将和打扑克的人少了,老百姓的心情好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和谐了。 乐在农家人物典型二 ——大阳镇得胜村七组于福厚 于福厚,男,40岁,自幼家境贫困。结婚后,孩子的出生及一天天长大,使得他压力很大,心里总觉得应该学习一门技术,可是没适当的行业。年迈的父亲的一句话提醒了他,于是他到横道河拜师学艺,刻苦专研电子琴、二胡、手风琴等乐器,学成归来。他带领着村里一些具有文艺气息的青年,组成个乐队, 到各村义务演出。 乐队演出的反响很大,深受各村村民的喜爱,乐队所到之处无不欢声笑语。极大的丰富了全村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增加了人与人之间和睦的氛围,增进了各村之间的友谊,促进了社会更加和谐。 乐在农家人物典型三 ——大阳镇得胜村四组吴海波 吴海波,男,51岁,得胜村4组村民。自幼就爱好音乐,他不但会吹喇叭、扭秧歌、拉二胡、弹吉他,还会10余种乐器。每到傍晚,他就独自一人弹上一曲,音乐响起周围邻居三人一伙、二人成对,都前来观看。吴海波毫不吝啬,常常教大家这个那个。时间一久,有些村民还会和他合奏一曲。 虽然农村条件有限,但他的理想也要像于福厚那样组成属于自己的乐队,成为响当当的文艺人,让全村的村民活跃起来,共同去创造属于咱老百姓的自己的舞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我们坚信吴海波的梦想会得以实现,相信他会打造属于自己的乐队,找的人生价值的体现。 乐在农家人物典型二 ——大阳镇大阳村六组周玉梅 周玉梅是大阳镇大阳村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一家三口人,儿子在外上大学,她和丈夫二人除了种地还搞肉鸡养殖,日子红红火火的。她胆大心细,思想开放,懂生活,会生活,“乐”是她的天性,这不,在大阳村刚刚建立秧歌队时她第一个报了名。 她是大阳村秧歌队的骨干,担任教练,编排舞蹈动作、队形并交给大家,为了让秧歌扭出花样,她特地去县里买了一台电脑,白天上网学习各种动作,晚饭后交大家学练,秧歌队里无论年龄大小,大家都尊称她“周老师”。村里年年都组织秧歌队到政府、敬老院进行演出,每次演出她都精心策划、指导,动作整齐,舞姿新颖,在每次的汇演中都名列前茅。 乐在农家人物典型二 致富不忘文化活动 ——大阳镇宝山村周平文 周平文是一个又能致富,又懂得生活的人,周平文家住宝山村七组。前几年帮助别购人收玉米,后来自己买了车,自己收购玉米,每年收入十分可观。随着收入的增加,他没忘自己的爱好。 自己出资购买了乐器,组织人员成立了乐队和舞狮队,谁家有个大事小情,他都前去捧场。平时组织村民在自家门前扭大秧歌,同时开展歌咏比赛和舞狮子等活动。 他平时与邻居之间关系处理的十分融洽,不管谁家有困难都前去帮忙,妻子一直很支持他。他的乐队越来越大。村里的文化大院建成后,他亲自培训村民成立了秧歌队,开展自娱自乐活动。 乐在农家人物典型一 ————大阳镇大阳村五组周凤菊 周凤菊是大阳村五组一名普通农民,他是一个又能致富,又懂得生活的人,他心直口快,乐于助人,三口之家,一个儿子在外打工,家里种了3垧地,还养了两房鸡,家务活很重,但他没忘自己的爱好——扭秧歌。 大秧歌在大阳村是一个拿手项目,村里年年都组织秧歌队到政府、敬老院进行演出,在每次的汇演中都名列前茅,2012年初,在县里的秧歌比赛上还取得了好成绩。 周凤菊每次有活动她不管多忙都参加,主动帮忙组织,出谋划策,编排队形和动作。大阳村文化大院建成后,最高兴、最活跃的就属她,帮忙在广场栽花种草,搬运器材。其实周凤菊的身体并不好,他患有心脏病,去年养鸡又赔了钱,通过参加秧歌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还缓解了压力,她的口头禅是:“饭得吃,活得干,事得办,乐乐呵呵到晚年。”在她的带动下,有许多年龄大又不好意思扭秧歌的村民成为了秧歌队的一员。 乐在农家人物典型三 ——大阳镇大阳村一组闫俊梅

文档评论(0)

woai118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