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克鲁版外国文学史复习题(简答+论述).docVIP

郑克鲁版外国文学史复习题(简答+论述).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郑克鲁版外国文学史复习题(简答论述)

19世纪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 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重主观,轻客观和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   2 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尤为突出)作者们喜欢将自己的理解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 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   3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想象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   4注重艺术效果:异国青岛情调、对比、夸张、人物形象的超凡性。 拜伦 简析《唐?璜》的人物形象及作品的主要艺术成就。 人物形象:1 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创作的长篇讽刺诗《唐?璜》中的主人公在拜伦所有的主人公形象中独一无二,他热情、玩世不恭、但不绝望、忧郁。   2 他随波逐流、听天由命,没有反抗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消极)。   3 他不为道德教条束缚的自然天性,在曲折恋爱冒险中起着讽刺虚伪道德的重要作用。 艺术成就:1最显著的艺术特点是辛辣的讽刺,锋芒指向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广阔的社会人生,成为一部“讽刺百科全书”。   2 插话:在叙事过程中不时地和大规模地插入议论。   3 题材和风格的无穷变换,以悲壮、诙谐、揶揄、热情等各异的风格杂糅并置。   4 以口语体取得最高成就。(八行诗体) 简析《恰尔德?哈罗德游记》的主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自传色彩的长篇叙事诗) 《恰尔德·哈罗德游记》是拜伦的一部长诗,涉及了当时重 大的历史事件。全诗共分四章:第一章描写了西班牙人民的苦难,用 西班牙英雄的光荣历史来激励人民反抗法国侵略者,塑造了“西班牙女主郎”这一女英雄形象,表现了反对侵略的主题。第二章写哈 罗德在希腊的见闻。当时希腊人正遭受土耳其的奴役,诗人回忆希 腊辉煌的历史,古今对比,希望希腊人奋起反抗。第三章写在比利时、瑞士的观感,评述拿破仑的是非功过,追忆法国大革命,缅怀 伏尔泰和卢梭,,讴歌自由精神。第四章对奥地利统治下的意大利寄予了深切的同情,以高昂的自由信念鼓励意大利人民起来斗争,实现民族独立。总之,全诗贯穿着对自由的热烈追求和对被奴役人民 的深深同情,反对侵略,反对暴政,歌颂民族解放是其主旋律,因此被誉为“抒情史诗”。 《恰尔德·哈罗德游记》艺术特点鲜明。1、作品具有强烈的 主观抒情性。诗作实际包含着哈罗德和诗人自己两个形象,哈罗德 是拜伦消极思想的体现,厌世、孤傲、浓重的贵族气,深怀忧伤和冷漠,正试图在远途旅行中寻求解脱,是“拜伦式英雄”的雏形。他的游历线索构成诗作的表层结构;2、另一个形象则是拜伦思想中积极一面的体现。诗人将自己的所见所感,随时抒发议论,表现对政治、哲学和艺术的见解,同时也表达他对伪善、虚假的厌恶,表现其反抗侵略、专制,向往自由美好的精神追求和叛逆性格。这种深沉的感慨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把长诗的各部分联成整体。3、诗作把抒情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抒情、议论为主,叙事为辅。4、作品的语言生动流畅,极富感情色彩,时而凝重朴实,时而热情奔放,时而清新绮丽,时而色彩斑斓,鲜明地体现了浪漫主义诗歌的语言特色。 雨果 论述《巴黎圣母院》的思想倾向和艺术特色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浪漫主义代表作,是一部借历史题材揭露现实的长篇小说。它的批判矛头首先指向教会。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由于长期受禁欲主义的束缚与压抑,使他原来善良的本性在一朝被情欲所驾驭后变得凶残、邪恶,先是不择手段的追逐吉卜塞女郎爱斯梅拉尔达, 目的达不到后就变成迫害,与法庭勾结,使爱斯梅拉尔达身陷囹圄,最终死于绞刑。克洛德作为一个人是宗教的牺牲品,作为一个教土则是残害他人的罪人,其罪恶行径也是政教沆瀣一起的历史写照。《巴黎圣母院》同时也把揭露的矛头直指封建君主及其国家机器。小说中的路易十一是个十分残暴的统治者。当他得知流民袭击巴黎圣母院威胁自己的统治时便疯狂地发出“把平民斩尽杀绝”、“把女巫绞死”的命令,致使血漫街头+国家机器法庭对伽西莫多的审判简直就是一出滑稽剧。制造爱斯梅拉尔达的冤案,更暴露出其腐朽无能的本质。雨果斥法官为“黑猫”’录事是“野猪”,王家律师是“鳄鱼”,将法庭对无辜者的审判,称为“法官的吃人肉”。那么,与这一切丑恶现象形成对照的,则是另一种美好人性的存在,爱斯梅拉尔达是美与善的象征,她无论走到哪儿,都会带来仁善、宽和与爱的光彩;还有善良的伽西莫多竭尽全力保护无辜的受害人,最终付出生命,与美丽善良的爱斯梅拉尔达共同到达美与爱的极致。在对这些下层人美好品质的描写中,寄托了雨果希望善良、仁慈能够改造社会、拯救人类和创造奇迹的人道愿望。 《巴黎圣母院》的艺术特色:1、中古题材,以路易十一时代的巴黎为背景,描绘出五光十色的图画:愚人节、主显节的热闹场面,吉卜赛女郎优美的异国舞蹈,宝塔、尘阁、石碑等奇特的建筑,以及纵横交错的街道,这一切构成一个色彩浓艳、眼花缭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