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前 言 一、建设项目概况 根据《海门市区域污水处理规划》,海门市污水处理系统分为四个污水 处理系统,并分别在每个系统内设置污水处理厂,将收集后的污水处理达 标后外排水体。后因浒通河不能作为海门市第一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水体, 因此将第一和第二污水处理系统合并为第二污水处理系统。海门市第二污 水系统服务范围为:包含三星镇、天补镇、三和镇、德胜镇圩角河以西部 分、海门中心城区圩角河以西部分、滨江新城、东至树勋镇、麒麟镇东边 2 界,西至圩角河,南至长江,北至四甲镇、余东镇北边界,服务面积约556km 。 海门市第二污水处理厂“一期4万m3/d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项目于 2007年11月16日经南通市环境保护局审批同意建设,于2010年10月通过南 通市环境保护局组织的环保竣工验收。“二期4万吨/天,深度处理8万吨/ 天工程”项目于2011年12月26日经南通市环境保护局审批同意建设;于2013 年1月6日通过了环保竣工验收。本次三期项目在现有预留用地范围内扩建, 处理规模为2万吨/天,采用MSBR+深度处理工艺,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 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后25%回用于工业用水(冷 却)、城市绿化、河道环境景观用水;其余达标废水利用现有的污水排放口 排入长江。此次扩建后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规模为10万吨/天,尾水排放总规 模为7.5万吨/天(尾水回用25%后)。 二、建设项目特点 本项目为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项目,其建设有助于改善海门市水体 水质和水环境质量,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三期工程采用与一、 二期基本一致的处理工艺,从现有一期、二期项目的运行效果看,所采用 的工艺能稳定达到出水要求。本项目产生的废水25%回用于工业用水(冷 却)、城市绿化、河道环境景观用水;其余达标废水利用现有的污水排放口 排入长江。本项目已通过了排污口设置论证,获得了南通市水利局的行政 许可。 本项目水处理过程产生氨及硫化氢废气,建设单位对可密闭收集的工 3 海门市第二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三期工程(扩建 2万 m /d污水处理系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段产生的废气进行收集处理后达标排放;因工艺限制未收集的氨及硫化氢 无组织排放。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见图0-1。 三、本评价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建设过程及运行后对周围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及周边居 民的影响程度,主要是本项目尾水排放对收纳河流的影响及本项目运行过 程中恶臭物质对周边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本项目污水处理工艺的技术可 行性及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的可靠性。 四、报告书的主要结论 本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厂址符合用地要求,布局基本合理; 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可行,可有效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总量控制符合环 境功能要求,对环境污染贡献值较小,对环境影响较小,能满足清洁生产 要求。本项目的建设将大大改善地区的环境质量,改善服务区内的环境状 况,具有较高的环境效益。 II 3 海门市第二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三期工程(扩建 2万 m /d污水处理系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图0-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 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须对项目进行 环境影响评价。为此,建设单位委托南京博环环保有限公司进行该项目的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我司接受委托后,认真研究了 该项目的有关材料,并进行实地踏勘和现场调研,收集和核实了有关材料, 开展了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了工程分析和环境影响识别,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