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企业理论专题公司治理
集团公司 K公司 F公司 G公司 W公司 Y公司 X公司 C公司 A公司 B公司 E公司 H公司 M公司 D公司 复杂集团背景中的交易关系 100% (四)剥夺的困境 剥夺型公司治理问题主要有三种: 1、股权分散结构——经理的代理问题 2、大股东控制结构 3、小股东控制的结构 凡是以民营资本为核心建立的公司存在着剥夺的情况,一定是小股东控制 如何防止小股东控制? 加强五个方面的制度建设: 1、建立更加独立的董事会制度,更加有效地保护股东权利; 2、增设独立董事 3、增加信息的透明度 4、建立声誉机制 5、增加小股东的法律保护 五、经理的激励性报酬 引例:在美国,大型公司的CEO的报酬水平远远高于公司的一般员工,其平均报酬水平是一般员工的300倍…… (一)经理激励性报酬的发展 1928年,当时的钢铁业巨头伯利恒钢铁厂的CEO获得奖金190多万美金,如果不算税收折合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约2500万美元;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最大的200家公司中大约60%以上都建立了不同形式的长期激励性报酬制度; 1、发放巨额经理报酬的原因——吸引、保留和激励经理人员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经济学家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已经发现并证明:高管人员报酬在水平和结构上的适当安排,与企业经营业绩之间确实存在着非常强的以及非常明显的关联。 2、经理报酬变化的特征 (1)高管人员报酬在形式上选择更加偏向长期激励性报酬,但基本依据没有变化: 公司经营业绩 高管人员的贡献 经理市场报酬的一般水平 (2)根据企业的特点和战略目标的实现,长期激励性报酬形式的选择更有针对性、更加细化,品种也越来越多; 例如:股票认购期权、限制性股票、影子股票、福利和津贴 (3)为了兼顾股东和高管双方的利益,衍生出了许多诸如递延报酬等多样化的创新报酬形式 * * 企业理论专题 ——公司治理 南开大学 经济学系 蒋雅文 一、企业成长的经济学分析 经济学者一直在寻找一种令人满意的体制或机制,有效地分配资源,使其既能促进社会财富增长,又能使财富收入在分配上保持相对公平。 (一)企业成长的历史 1、19世纪中叶以前的欧美经济中,传统的业主制和合伙制 2、1840年以后的100多年中,企业成长的历史性跨越——从家庭式企业向巨型公司演进 3、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企业通过网络销售自己的技术、品牌与商品,并借助于股票市场的资本化而傲居世界大企业的前列。企业的平均寿命缩短了。 (二)理论上的进展和突破 对新古典经济学“黑箱企业”理论的不满和反思,诞生了以产权经济学、交易成本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团队生产理论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企业理论。 1、否定了交易成本为零,参与成本为零的新古典假设,将交易成本为正作为经济主体行为的约束条件纳入经济分析的框架之中 2、将传统新古典经济学中人与自然(资源配置)关系的研究扩展到人与人(契约关系)关系的剖析,从个人交易行为的角度理解企业,将企业看作是个人之间交易产权的一种合作组织,是一系列契约的连结点,企业行为是所有企业成员博弈的结果。 (三)技术维度的分析 1、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 “由于每个人都努力把他的资本尽可能用来支付国内产业,都努力管理国内产业,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能达到最大限度,他就必须竭力使社会的年收入尽量的增大起来。确实,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在这种场合,像在其他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 2、1870年前后的边际革命 将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理论内核形式化了。 古典、新古典经济学关心实物资本的投入与产出,关心实物产品的交换和消费,关心实物资源的有效配置,从根本上说属于实物经济学。 古典、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企业是一个生产函数,决定于价格、产出、广告费用等少数几个变量。在生产技术、投入和产出的竞争市场价格给定的情况下,企业经营者按利润最大化即成本最小化的原则对投入和产出水平进行选择。 产量的扩大主要靠资本劳动比率的大大提高。 存在的问题:最佳规模的测度、定量分析的困难;忽视非技术因素的作用 (四)制度维度的分析 制度维度的企业成长理论秉承了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从制度、制度变迁的角度来分析企业成长、如产权制度、组织制度等对企业的规则结构的影响。将制度作为内生变量,引入到企业成长理论分析中。 将企业视为一种制度安排,更具体地说将企业视为一种治理结构而不单是一个生产函数。 从一个故事开始…… 1995年全民经商的浪潮中,一个发明者和一个投资家 故事对公司治理的启示 1、公司治理从本质上讲,就是约束经理的“招” 2、什么是“规范法人治理结构”? 3、不同的公司要根据自己国家的企业文化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