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科学化新注(电子书)》.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附針灸治療法) 承淡盦 本書編述大意 一、本書編述立意,以淺顯明白為原則,故不嫌詞費,反複重疊,逐條分別註釋。 一、於本文之下,先提其原文綱領,如文章之點明全篇立意然。 一、繼就原文直譯,如從文言文之譯成白話文然,為便於明了其意義?免推索之苦耳。 一、以直譯之詞,猶未能暢達原意者,再作補充於後,依句或段而疏釋之。 一、猶嫌其未能盡意,乃採各大家之註以申明之。 一、原文中有錯簡之疑者,則從理解或前賢改正之意而校正之。 一、原文中言證不言苔、脈,或及脈不及苔,及苔不及脈者,則將脈、舌之症狀,依平時經驗之所見而補出之,雖為續貂,亦便於初學者研讀之意云爾。 一、病固湯藥可愈者,亦可不用湯藥而以簡捷之針灸法治愈者,因將針灸法補於後,復約略釋其取穴之意義,俾讀者於倉卒不及配藥時擇用之。 一、本方原方分量煎煮,悉照原文。近代應取之分量,於第一方後涉及之。 一、於原方之後,提明本方之主證,俾應用時得有標準可循。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上篇 一條:「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解曰:外感病初起,病在人身最外一層,曰病在「太陽」。其為病之證象,脈搏見浮。本身之自覺則見頭項強痛,身發熱而惡寒。故曰:「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條文中雖無發熱之提出,但從脈浮上觀察,必有發熱之證狀也。因發熱非太陽病之所獨有,是以簡略而不述也。 據吉益南涯氏釋曰:「太者,大甚也。陽氣盛於表位,謂之『太陽』。脈浮,頭項強痛,此其候也。氣盛而血窘窒,故致強痛。發出則不項強,不惡寒,發熱汗出矣。經過日時,則迄於內。蓋表位,氣之末也,末氣常乏。今氣盛甚於其末者,陽氣太之狀也。因名之曰『太陽』。」 程郊倩曰:「按『六經』之設,是從人身劃下疆界,轄定病之所在,無容假冒,無容越徑。故一經有一經之主脈,一經有一經之主證,稍有假冒,以經核之,可以據此驗彼。若有越徑,以經覈之,可以從彼執此。即以『太陽』一經而論,脈浮,頭頊強痛而惡寒,自是『太陽』之為病,固無與他經事。何以『陽明』亦有『太陽』?『少陽』亦有『太陽』?『三陰』中亦有『太陽』?無非與此條之脈與證有符合處耳。又有『太陽病』竟不能作『太陽病』處治者,亦無非與此條之脈與證有參差處耳。名曰『六經』,其實為『表裏府藏』四字各與之地方界限。有地方界限,可以行保甲,此仲景之『六經』也。因地方界限,以之作驛遞,此眾人之『六經』也。」 由此觀之,「太陽」二字,是仲景根據《內經》經絡領域,證候表現,而定出「傷寒六經」分類。故清季以前註《傷寒論》者近百家,每謂「太陽」為「足太陽膀胱經」之「太陽」,實非無理。第仲景復以病態及病灶之領域所在,結合寒、熱、虛、實、表、裏,而分立六經辨證,便於審證及治療上之便利,特別立一系統耳。 仲景曰:「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凡病之稱為陽症者,皆屬熱,皆屬實;病之稱為陰症者,皆屬寒,皆屬虛。即西醫稱病之屬於進行性者,為陽;屬於退行性者,為陰。生裡機能亢盛者為陽,生理機能減退者為陰是也。《傷寒論》一書,稱「太陽」、「少陽」、「陽明」證者,大多為熱症、實症,即機能亢進之症是也。稱為「太陰」、「少陰」、「厥陰」證者,大多為寒症、虛症,即機能減退之症是也。 當身體受病菌或病毒等侵害時,神經系統受到刺激,而後使有機體本身發生一定反應動作來對付。這時體溫升高,加速循環,增加體內抗菌機能之作用。通常在發熱初期,病人常有寒冷之感覺,甚至發生戰慄,這是臨床症狀上發熱初期之一般現象,而古人無此觀念,但在實踐工作中累積之經驗,以脈浮為病邪併著於肌表,皮膚微血管收縮,而頭項部比之其他部分血液充盈之度為高,故鬱滯所致則為痛為強。頭項為身體之最高部分,肌表為身體之最外一層,惡寒為發熱初期之徵兆,故不論何種病症,若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時,皆得以之謂「太陽病」。仲景之所以不立方劑者,以標示「太陽病」之大綱也。 如病毒鬱滯於肋骨弓下,以致胸脇苦滿、口苦、咽乾、目眩、而嘔等症狀,無「太陽」之表證,又無「陽明」之裏證,中醫稱為「半表半裏」。故仲景特揭口苦、咽乾、目眩、胸脇苦滿為提綱,陽氣微少於表,因名之曰「少陽」。 腸胃內由病邪侵襲,其機體全身反應為不惡寒、反惡熱、譫語、腹滿、汗自出、不大便等。《內經》上說:「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開即啟也,發也,如花發曰花開。凡閉藏於內而發出之曰開。闔為開之對待,閉藏也。《易》曰:「闔戶謂之坤。」是指內部的意義。所以吉益南涯氏曰:「明為黎明之明,示陽實也。」體溫調節中樞,產生熱能,迫發於外,但蒸發、輻射、對流等的發散,不敵內部產熱量,因之產熱與散熱之協調機構失卻平衡,即裏位極時則實,實於內而向外擴張。故曰:「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 腸胃道因寒冷剌激或消化機能不健全以及受化學刺激以致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腹痛等,名之曰「太陰病」。若誤與「陽

文档评论(0)

nnnn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了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4230033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