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减少针对中国出口的贸易摩擦 目录 第三节 鼓励美国和欧盟向中国出口更多高技术产品 第四节 增加中国高新技术产品与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 第二节 鼓励企业扩大对外投资、在贸易伙伴国当地进行组装销售 第一节 在不减少出口的情况下鼓励扩大进口 ? 中国持续的巨额贸易顺差是引发与贸易伙伴之间不断增多的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之一,处理好贸易顺差问题是缓解对外贸易摩擦与纠纷的关键因素之一。对外贸易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外贸易顺差也是经常项目顺差的最主要来源之一。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贸易顺差额基本上是围绕着经常账户顺差额上下波动,经常账户顺差额与贸易顺差额有趋同的趋势,这说明在这段时间中,贸易顺差是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账户顺差产生的主要来源(图7.1)。进入21世纪后,尤其是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经常账户顺差额与贸易顺差额之间的差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尤其是2008年,二者之间的差额近1300亿美元,即使如此,贸易顺差额仍然占了当年经常账户顺差额的约70%,而且二者之间同步变化的趋势愈加明显,这说明对外贸易顺差额仍然是经常账户顺差产生的最主要的根源。解决对外贸易顺差问题不仅有利于解决经常项目失衡以及由此带来的汇率纠纷问题,也有利于解决由此引发的大量贸易摩擦与纠纷。 ? 1990~2011年中国经常项目顺差与贸易顺差情况(单位:亿美元) ? 中国常年巨额贸易顺差引发了与贸易伙伴国大量贸易摩擦与纠纷。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的大量出口、巨额的贸易顺差更授人以柄,成为许多国家政客为转移国内视线、妄加指责的对象。加之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得不到关键国家和地区的承认,更为这些国家发动针对中国的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提供了便利。仅2009年前三季度,就有19个国家对中国产品发起了包括反倾销57起、反补贴9起、保障措施15起、特保7起,共88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达102亿美元。同年,美国商务部做出最终裁决,以中国油井管存在补贴为由,对相关产品征收10.36%~15.78%的反补贴税,该案涉案金额达27亿美元,是美国对华进行贸易制裁的最大案件之一。 ? 中国政府对持续的贸易顺差以及由此引发的大量贸易摩擦与纠纷给予了广泛关注,并连续出台了许多措施。解决思路也主要是从扩大进口方面入手。 2011年9月29日,由商务部主办的2011中国进口论坛在上海举行。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钟山出席并发表题为《继续加强进口工作,促进贸易协调发展》的主旨演讲。钟山在演讲中指出,中国充分认识到进口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加强进口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必然要求,加强进口是实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于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即贸易替代理论和贸易补充理论。贸易替代理论主要是根据二战后美国对西欧各国直接投资的实践提出的,认为大规模的投资能够减少双方的贸易额。贸易补充理论主要是根据20世纪60年代日本开始对东南亚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的实践提出来的,认为大规模的投资会进一步扩大双方的贸易额。 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关系的经典理论模型是蒙代尔(Robert Mundell)的国际贸易与对外投资的替代模型和小岛清(K.kojima)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互补模型,这两个经典理论模型也对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摩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蒙代尔首先对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提出了贸易与投资的相互替代模型,认为如果两国的生产函数相同,根据H-O-S定理,可以得出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之间是完全替代的。由于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投资母国的生产能力部分地转移到了接受投资的东道国,所以两者之间贸易将减少,随着投资母国出口的减少,两者之间的贸易摩擦也会减少。 蒙代尔的贸易与投资替代理论适用于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为绕开贸易摩擦而进行的直接投资,但对其他类型的国际直接投资难以做出科学的解释。虽然对外直接投资可以规避贸易摩擦,但现实中投资壁垒的存在使得投资对国际贸易的替代不可能是完全的;贸易壁垒与投资壁垒的并存,意味着投资对国际贸易的完全替代不可能是最佳选择。小岛清则将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统一于国际分工,提出了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互补的小岛清模型,该模型认为国际直接投资是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的综合转移,通过改变东道国的生产函数和消费水平,可以减少贸易摩擦,同时促进两国贸易的发展。 虽然日本在战后不同时期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地区不同,但规避贸易壁垒、缓解贸易摩擦始终是发起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之一。从20世纪50年代日美纺织品贸易摩擦开始,日本就将对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