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湖北省长望浏宁四县2018年高三3月联合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精品解析:湖北省长望浏宁四县2018年高三3月联合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解析:湖北省长望浏宁四县2018年高三3月联合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年长望浏宁高三调研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4.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5页,时量150分钟,共300分。 第Ι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西汉后期,丞相制开始向三公制变迁,到东汉初年,太尉、司徒、司空等三公成了宰相。这一变化有利于 A. 提高行政效率 B. 中央管理地方 C. 废除丞相制度 D. 君主大权独揽 【答案】D 【解析】“太尉、司徒、司空”属于下级官员的提升,属于皇帝身边人物掌握大权,是对丞相权力的制约,这种变化主要是加强皇权的独尊,D正确;材料目的是加强皇权,不一定提高行政效率,A错误;材料是加强皇权,不是针对地方,B错误;C是明朝时期实行,排除。 2. 以下为隋唐时期粮仓设置情况的部分材料,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年份 建置 作用 开皇三年 在卫州设黎阳仓,在陕州置常平仓,在华州置广通仓。 将关东粮食分储在官仓中,然后用接力方式,一段段将粮食运到京都。 大业元年 开通济渠。 接驳洛阳与淮河。 开元二十二年 裴耀卿在河阴置河阴仓,三门东置集津仓、三门西置盐仓,两仓之间开山路十八里。 南船至河阴仓,即输粟于仓,官雇船驶至洛阳,置于集津仓……三年运米七百万石,省脚钱三十万缗。 A. 运河的开凿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B. 南方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 经济重心与政治重心的逐渐割离 D. 经济重心南移推动政治中心南移 【答案】C 【解析】A材料无从体现。经济中心南移完成于南宋,故B错。材料“将关东粮食分储在官仓中……一段段将粮食运到京都”“官雇船驶至洛阳,置于集津仓”可知政治军事重心并未南移,故D错。材料反映的是经济重心逐渐南移而军事政治重心仍在北方,故C正确。 3. 《河南程氏遗书》卷二载:“(二程)昔见周茂叔(周敦颐),每令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理学家重视“孔颜之乐”意在 A. 追求以仁为核心的主体自由 B. 发扬“格物致知”的治学精神 C. 弘扬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 D. 重新构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体系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孔颜之乐”是指“仁”其所乐之事,是理学家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故A正确。“格物致知”的治学精神是追求“仁”方法,排除B。理学家在“孔颜之乐”的影响下探寻世界的本源和方法论,排除C。不是“重新构建”而是丰富和更新儒学体系,排除D。所以选A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孔颜之乐”意思,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颜之乐”在于“仁”,其所乐之事也就是“仁”,故可知道答案。 4. 明朝官员丘浚说:“井田既废之后,田不在官而在民,是以贫富不均。”“限田之义,均田之制虽各有所取,然不免拂人情而不宜于土俗,可以暂而不可以常也,终莫若听民自便为之德。”材料反映丘浚 A. 对土地兼并持放纵态度 B. 主张以教化缓解土地兼并 C. 认为限田符合人情土俗 D. 主张复兴古代土地国有制 【答案】A 【解析】材料说明井田制废除后,导致贫富不均,“终莫若听民自便为之德。”说明听便民众兼并土地,显然对土地兼并持放纵态度,A正确;B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是主旨不抑制兼并,B错误;材料中借用井田制作为比喻,D错误。 5. 如图所示是19世纪末中国对外贸易统计图(单位:万海关两)。图片反映出中国 A. 在对外贸易中逐步取得优势 B. 经济融入世界的步伐加快 C. 经济和管理制度逐渐进步 D. 沦为欧美工业国的原料产地 【答案】B 【解析】依据“19世纪末中国对外贸易统计图”的图表数据,得出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中国的对外贸易量有较快增长,说明中国与世界市场的关系日趋紧密,故B项正确。A项中“优势”一词错误;材料反映不出经济制度的进步,C项错误;D项的结论仅从图表的数据中反映不出来,排除。 6. 1939年1月2日,毛泽东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发刊词》中写道:“八路军的这些成绩从何而来?……其中友军的协助是明显的,没有正面主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地开展敌后方的游击战争;没有同处于敌后的友军之配合,也不能得到这样大的成绩。”毛泽东的话表明 A. 国共两党在抗战期间始终密切合作 B. 正面战场在抗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C. 百团大战取得重大胜利的主要原因 D. 国民党军队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