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藕塘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精品解析: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藕塘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解析: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藕塘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定远藕塘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3月月考卷 高二历史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迪奥普斯一家住在梅加腊,公元前588年他想举家迁居雅典并取得公民权,根据当时雅典的政策,他达到目的最便捷的条件是自己有 A. 栽种葡萄的技术 B.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 大量的土地 D. 高超的手工业技术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公元前588年是梭伦执政时期。为了解决人多地少、就业不足的问题,梭伦鼓励发展工商业,同时,他还制定法律,规定雅典公民必须让儿子学会一种手艺,并鼓励有技术的外国手工业者移居雅典城,授予他们公民权。故答案选择D项。 考点:本题考查梭伦改革的内容。 点评:关于梭伦改革的内容,不仅要注意其鼓励工商业的发展,更需要着重注意哪些措施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2. 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 A. 井田制得以恢复 B. 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C. 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D. 庄园由中央集中管理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说明均田制实行之后豪强地主依旧大肆兼并土地,这是土地集中的表现,故C项正确。井田制是土地国有制的一种形式,古代中国庄园经济主要是建立在地主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经济形态,而且也不存在井田制恢复一说,这与史实不符,排除A。“庄园”是地主土地私有制下的一种经济形式,排除B。“庄园”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与史实不符,排除D。 3. 在战国变法运动中,有位人物提出了“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理”的思想主张,这位人物的思想属于 A. 儒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法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弄懂材料的含义:只要利国、利民,可以不循陈规旧习,大胆进行改革。这是一种要求进行社会改革的思想,符合法家思想,故选C。 考点:商鞅变法的背景 点评:法家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改革的重要思想理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确立的社会大变革和转型时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1.经济上 ⑴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生产力迅速发展。 ⑵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地主经济不断发展。 2.政治上 ⑴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强大,分封制和宗法制、礼乐制度不断遭到破坏,奴隶主贵族逐渐没落。 ⑵诸侯之间争霸兼并战争频繁,战乱不断,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⑶富国强兵的改革变法运动风起云涌,成为时代潮流。 ⑷新兴地主阶级不断发展壮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掌握政权。 3.思想上:私学兴起,流派众多,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尤其是法家学说成为改革的思想武器。 4. 商鞅变法对后世经济发展影响最深远的措施是 A. 废井田、开阡陌 B. 奖励军功 C. 重农抑商 D. 建立县制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有信息是“经济”、“最深远”。A项虽然是经济措施,但不符合“最深远”的题意,A项排除;奖励军功有利提高军队战斗力、打击旧贵族等作用,B项排除;C项是经济措施,而且为历代封建王朝沿用,故C项正确;D项是政治措施,未能产生对后世经济发展影响最深远的措施,D项错误。 考点:商鞅变法的措施 点评:要明确题干中商鞅变法对后世经济发展影响最深远的措施中“经济”这一关键词,其中重农抑商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且一直延续到封建社会后期。 5. 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的秦国平民能够提高自身社会政治地位的途径有 ①勤奋劳作,努力耕织 ②创办手工作坊,从事工商业活动 ③英勇善战,争立军功 ④努力读书,精通四书五经 A. ①④ B. ③④ C. ①③ D. ③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解题时注意“错误”,回顾已学知识可知罗马法按阐述先后顺序为“习惯法—成文法—万民法”,《十二铜表法》能够得以颁布体现了平民所起的作用,在随着对外扩展的过程中,外邦人依然难以获得公民权,自然法是一种法律观念,据此分析可知①③的表述不合史实,故选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的特征 6. 商鞅变法强调轻罪重罚,韩非子对此评价说“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商鞅变法的这一原则 A. 反映了当时法律制度不完善 B. 目的是强化人民的法律意识 C. 地主阶级不重视人权 D. 商鞅对贵族决不妥协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