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复习专项训练题7.doc
高考历史专题训练:中国古代诗词
诗言史、诗言情、诗言志,历史题材的诗词是一部形象的历史教材,其间储存着大量的历史知识。借助诗词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引诗入题,展示历史文化的博大和深厚,也使严肃的试题多了些诗情画意的味道。
中近史
1.“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清末的这一民谣反映了:
A.土地集中 B.闭关锁国 C.吏治腐败 D.男耕女织
2.“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李大钊《圆明园故址》)“两度劫”发生在: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3,“租借东洋驻重兵,保商何必要连营。可怜卧榻横陈夜,时听旁人鼾睡声。”这首近代汉口竹枝词(《东洋兵房》)反映了
A.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出现 B.汉口被辟为通商口岸
C.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D.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4.《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5.“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郑观应《闻大东沟战事感作》)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马尾海战 B.丰岛海战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
6.1896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章》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其写作背景是:
A.《北京条约》签订 B.《中法新约》签订
C.《马关条约》签订 D.《辛丑条约》签订
7.清末爱国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中法战争 B.甲午战争 C.日俄战争 D.抗日战争
8.“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诗中的“去年今日”是指:
A.1893年4月17日 B.1894年4月17日
C.1895年4月17日 D.1896年4月17日
9.“不信中原力已疲,忍将和局误师期。谁知辽海消兵日,正是军民痛哭时。”曹润堂的这首诗描述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什么战役?
A.黄海海战 B.平壤战役 C.辽东之战 D.威海卫战役
10.1895年有人题联京师城门:“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其中“割地”是指
A.割九龙司给英国 B.割香港岛给英国
C.割台湾、彭湖列岛给日本 D.划分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11.谢瓒泰题《时局图》诗:“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该诗产生的社会背景是:
A.鸦片战争的失败 B.沙俄侵占北方大片领土
C.中国边疆地区新危机 D.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12.“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这副对联反映的是中国什么时期的历史状况?
A.19世纪早期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 D.早期
13.“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清朝诗人张维屏的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三元里抗英 C. 金田起义 D.天京保卫战
14.“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箕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 其中“煮豆燃箕”是指:
A.永安建制 B.北伐失利 C.安庆失守 D.天京变乱
15.太平军中曾流传“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起包裹回家去,还是当长工”的歌谣,与其出现相关的事件是:
A.金田起义 D.永安封王 C.定都天京 D.天京变乱
16.“天兵来杀妖,全为穷乡亲。打下南京城,就把田地分。”这首曾在安徽芜糊地区流传的歌谣反映的史实是
A.朱元璋建立明朝政权 B.鄂豫皖根据地的土地革命
C.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D.北伐战争时期安徽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九 戊戌变法(人教版选修1).doc
-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二 商鞅变法(人教版选修1).doc
-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五 欧洲宗教改革(人教版选修1).doc
-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八 明治维新(人教版选修1).doc
-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六 穆罕默德_阿里改革(人教版选修1).doc
-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四 王安石变法(人教版选修1).doc
- 高考历史专题汇总及解析3.doc
- 高考历史专题汇总及解析4.doc
- 高考历史世界近代历史测试.doc
- 高考历史世界近现代史复习试题1.doc
- 高考历史复习二月考试题.doc
- 高考历史复习六校联考试题.doc
- 高考历史复习单元质量检测: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
- 高考历史复习单元质量检测: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必修二).doc
- 高考历史复习单元质量检测:三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doc
- 高考历史复习单元质量检测:九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必修二).doc
- 高考历史复习单元质量检测:二 西方的政治制度.doc
- 高考历史复习单元质量检测:十一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必修二).doc
- 高考历史复习单元质量检测:十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及古代科技与文化(必修三).doc
- 高考历史复习单元质量检测:十五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必修三).doc
文档评论(0)